第一篇:家庭教育活动情况汇报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珍视亲情、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美德,在全国首个家庭教育宣传周和国际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xx月xx日,xxx镇妇联、xxx镇团委、xxx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开展“5。15国际家庭日”亲子互动暨“送法进万家,家教伴成长”家庭教育宣传主题活动。
传承好家训涵养好家风。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派发《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小册子及古代、现代家规家训宣传折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重要意义和核心内容,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随后,活动现场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十问十答,促使家长们进一步加深对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认识。
用爱做底色手绘爱心花。
在创意画环节中,志愿者们首先向小朋友们简单讲述了母亲节的由来,并希望他们以绘画鲜花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小朋友们在志愿者的细心指导下,纷纷拿起小工具开展水彩创意油画,并在画作上写上自己想对妈妈说的爱心话语。在每一幅稚气的画作里,一笔一划都深藏小朋友对妈妈满满的爱意。
互动促成长糯香甜心头。
“我想要绿色的团子”“我妈妈喜欢橙色,我要弄一个橙色的给她吃”。在认真聆听志愿者们的讲解后,小朋友们跃跃欲试,拍拍自己刚洗好的小手便投入了搓团子“大战”。小朋友与妈妈共同协作,先将刚煮熟的团子压扁成形,接着将熟食花生米包裹在里,最后将团子沾上雪白的椰酥,一只只五颜六色的糯香团子就诞生了,欢声笑语萦绕着整个活动现场。随后,妈妈与小朋友共同分享这份美食,并纷纷表示这是一个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使他们度过了一个温馨愉快而难忘的节日。
此次活动通过现场普法、亲子互动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家风家教建设,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同时,在xxx营造了尊敬母亲、感恩母爱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二篇:家庭教育活动情况汇报
首先感谢学校老师组织的观看家庭教育公益课活动,看了几位专家老师的讲解之后,更能让我体会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下面谈一谈我的感受和体会:
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都说孩子是天上的天使,因为喜欢爸爸妈妈才忍痛割掉翅膀来到我们身边,是上天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从咿呀学语到背上书包,孩子与我们父母相处的时间是最长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字一句,一举一动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且在刚会说话的年龄段,孩子还会喜欢模仿大人,学起来不仅快,还有模有样。所以,父母在孩子眼中是模范,是榜样。因为父母是他(她)最爱的人,也是最敬佩的人。既然是“老师”,虽谈不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但父母也应该规范自己的言行,端正自己的三观。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形象,成为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去模仿去学习。
二、孩子成长有关键期
经常看育儿类视频或书籍的家长们知道,孩子性格、习惯等的形成有关键期,错过关键期再想培养或更正就会很难。这需要我们家长不断学习育儿知识,才能发现孩子的关键期,从而给孩子给予正确的引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世上几乎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考试选拔才能上岗,唯独做父母这样一件长期而又重大的事却没有任何考试就稀里糊涂的当上了。谁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有的不知该怎么做,有的仅是照搬自己的童年经历,有的是看了很多专家的视频,今儿这么着明儿那么着。我认为,尽信书不如无书。学习是必要的,但不可全都照搬,一定要结合自己孩子,自己家庭的情况,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育儿道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以致用才可以。
三、家长们要学会控制情绪
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作业之前,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血压升高,火冒三丈。好不容易摆脱了脱离了把屎把尿,又到了孩子要上学校。孩子写作业这件事相信困扰着很多家庭。要么反复催着才写,要么写得乱七八糟,错误百出。父母在一旁是指手画脚,急得大声咆哮,孩子则被熊的梨花带雨,胆战心惊。这个画面应该都有过,但我想说的是,这个画面大错特错。孩子写作业家长们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尽量不陪同②事先讲规则③讲题先安慰④语言无暴力⑤指令要具体⑥控制好情绪。⑦多表扬少批评。家长们要接受,允许孩子不会做,接受允许孩子犯错误。学习本身就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认同孩子的努力,肯定孩子的进步,你的一句话会让孩子的内驱力更加强劲。有句话说的好:把脾气发出来是本能,把脾气压下去才是本事。坚持做,你会发现孩子会越来越优秀。
四、高中之前严格控制手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本身是一名老师的原因,我对孩子玩手机这个现象特别敏感,也特别反对。家长们会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孩子从小就接触手机,习惯了就不会上瘾了,不新鲜了。另一种是我坚持的观点,一刀切,干脆一点也别上手玩手机。前者有没有成功案例,肯定有,但那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控制好玩手机这个时间和内容,比较累。后者呢,相对来说比较轻松点,不用操心还得控制孩子玩手机。我也承认现在手机上面好多个APP做的都很不错,孩子可以在上面学到很多知识,但我认为那些知识上学的时候也会学到,没必要非得这么小就都学到。再者开发大脑不一定非要指望手机里的APP啊,之前没手机的时候不一样出科学家嘛。所以,我认为,与其让孩子冒着近视,颈椎病,上网瘾的风险玩手机,倒不如一刀切,从小不接触手机。有的家长问了,已经有些上瘾了咋办?那我建议你先给孩子定规则,规定时间,内容和玩手机的前提。逐步淡化,还有加上亲子活动,外出旅游等项目。
总之,家庭教育是每个家庭必须重视的内容,既关乎小家的前途,又影响着整个国家这个大家庭的命运。以上是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不当之处,还请老师和家长们批评指正。
第三篇:家庭教育活动情况汇报
孩子从小的教育影响着以后的发展道路,能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独立的生存能力和为人处世。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让孩子有更好的性格和修养,懂得尊老爱幼,懂得如何接物待人,知道读书的真正含义。
很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很多文化知识,背诵唐诗、学习英语,上学后请家教、上各种补习班、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等等,似乎只有这样,父母才会觉得,这样的孩子才算成才,似乎只有这样,父母才会觉得,这样的家庭教育才算成功。事实表明,并非如此,《博士生不堪压力自杀》、《博士生殴打年迈的父母》,这样不幸的新闻一直在我们身边发生,这样的不幸,在当今社会不断的循环,这就是很多家长对家庭教育极大的误解,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试想,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没有梦想的能力(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得保护自己(做了博士依然被农民拐卖),无法与别人分享(腰缠万贯却不快乐),不懂得感恩(自己大鱼大肉父母却温饱难续),那么即使这个孩子每门功课都是第一又能如何?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首先是如何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接受现实是走向乐观的第一步,培养乐观的性格,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让孩子拥有一颗平常淡定的心,遇事能波澜不惊,勇敢面对。
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分担家务也是对父母的一种感恩,教会孩子做家务相当教会孩子一种生活技能。让孩子知道,拥有一颗宽容待人的心,才会获得更多的朋友更多的资源,心胸狭隘只会让孩子很难融入社会,恶作剧容易导致悲剧的发生,要及时引导孩子改正,及时消除孩子的残忍行为,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孩子本性是脆弱的,面对挫折就会本能地感到莫名的恐惧,教会孩子勇于正视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用自信取代自卑。经常责备孩子的失败,孩子将会渐渐变得越来越缺乏自信,这样容易导致孩子的自暴自弃,教会孩子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对做错了的事情要接受应有的惩罚,改正后应于表扬,要给孩子适当的夸赞和奖励,这样能让孩子对好的事物更加的积极,对孩子要做到奖罚分明,才能让孩子分得清是非对错。
孩子本身就缺乏对社会的认知,随时都会有被伤害的危险,提高孩子对这个社会的免疫力,教会孩子自我保护,让孩子学习一些安全常识,让孩子对社会有一定的认知,这样才可以冷静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才能从容面对各种诱惑与避免更多的伤害。
让孩子敢于梦想,有梦想才会有创作,家长要善待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兴趣往往都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不要斥责孩子的童真,孩子纯真的梦话就是孩子对某种事物的向往,不要拒绝回答孩子的问题,孩子问的“为什么”就是孩子思维的翅膀,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问“为什么”,这样既正确引导了孩子,同时也和孩子建起了沟通的桥梁。
培养孩子的社交礼仪能力,让孩子学会礼貌待人,懂礼貌的孩子更受别人的欢迎,在朋友当中更容易成为焦点,懂礼貌识礼仪的孩子,在无形中会产生一种人格的魅力,让孩子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学会欣赏别人,懂得尊重别人,鼓励孩子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这样能消除孩子的孤僻性格,长期处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
教会孩子合理使用钱财,纠正孩子的攀比心理,正确管理好孩子的压岁钱,不能任由孩子自己支配,还有平常的零用钱,告诉孩子哪些该买哪些不该买,教会孩子把剩余的钱储存起来,这样孩子渐渐就会养成储蓄的好习惯,让孩子接触和学会理财,将来必定会受益无穷。
树立孩子的正义感,孩子的正义感是在家长和老师还有周围的环境影响下才会慢慢地形成,周末或者节假日可以让孩子多读一些励志的课外书,家长多和孩子一起看一些有关正能量的新闻节目,这样可以提高孩子正义感的同时,还提高了孩子本身的素质、纠正了孩子的不良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