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拒绝为话题的作文(精选7篇)

以拒绝为话题的作文(精选7篇)
时间:2023-04-22 11:36

  第一篇:以拒绝为话题的作文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生的路是不平坦的,跌倒不算失败,跌倒后不再站起来,才是失败。——题记

  当乌云布满天空之时,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乐观的人想到的则是“甲光向日金鳞开”。我们不该悲观,生命需要的是一种乐观,顽强的意志:拒绝放弃,永不言败!

  世界所有的生命都无法摆脱挫折和痛苦的遭遇,然而若能正确面对它们,往往能重获新生。手轻轻一折,花草就凋零枯萎了;大兴安岭火灾后,火林带仅剩下被林业专家判了死刑的光树干。可是,被折断的花草的剩余部分还可以继续生长,甚至开出更绚丽的花朵;第二年春天,那焦黄的树干又绽出了新芽。植物亦能永不放弃,永不言败,何况人乎?

  “你可以毁灭他,但不能消灭他的精神和意志。”这是海明威的一句话,也是永不言败的最好诠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面对挫折和痛苦,信念不倒,终获成功的人太多太多了。明末清初的梨园“三怪”;世界著名的女作家海伦·凯勒;还有身残志坚的桑兰……他们让我们明白,跌倒不是失败,跌倒后不再站起来才是彻彻底底的失败!

  记得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热于溜旱冰这一运动。

  我穿上旱冰鞋,站起来,立刻就摔倒了。再站起来,又跌倒了……如此重复了几次,我灰心了。

  我问妈妈:“为什么我连站也站不住?究竟怎样我才能学会溜旱冰?”

  妈妈沉默了一会儿,道:“每次跌倒之后,立刻爬起来。多摔几次,就学会了。”

  我相信了。渐渐的,我掌握了保持平衡的方法;慢慢的,我学会了溜旱冰。

  现在想起来,妈妈所说的话,不仅是学溜旱冰的诀窍,更是走向成功所需要的,永不言败的精神。

  前些天,从网上看到一则报道,有个学生因为老师的批评而跳楼自杀。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我们这一代人如此脆弱,怎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大任?拒绝放弃,永不言败,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所必须具有的宝贵精神!不管前方的路有多少风雨,多少泥泞,让我们怀着一颗坚定的心,歌唱走过的每一个晴朗或阴暗的日子;即使在坎坷中一次次跌倒,让我们以不言败的精神,站起来继续奋进。只有这样,生命才会辉煌!

  请拒绝放弃,永不言败!我也在这一刻相信,奇迹,与希望并存!

  第二篇:以拒绝为话题的作文

  阳光普照大地,换来生机,在这春日。放弃,永远拒绝。——题记

  我是一粒种子,瘦小、毫不起眼,随风飘荡,我在寻找着我梦想生长的地方一片肥沃的土地。可风却不容许我再等待,他将我抛弃在这个城市的一角。

  尽管我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一株不知名的野花的种子,可我也不愿生活在这仅存一丝泥土的墙角。这里,总是喧闹。永不停息的喧闹,夹杂着令人窒息的汽车尾气,向我袭来。这里,仿佛是个沙漠,雨水,总是与我无缘。我想放弃,反正即使发芽了也一定会被人从墙角拔去,说不定,会渴死在这儿。我总是这样想着,心里总是黑暗着,因为我看不到阳光,我也不屑于阳光。

  偶然间,我竟发现,原来我并不孤独,在我一旁,还有一粒同我一样渺小的种子。唉,我们同时不幸!我这样想着。可我却发现,在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我不明白,难道在这儿,也有值得幸福的地方?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问她:你为什么总是这样幸福?难道你不觉得,生在这儿,是一种悲哀?可我为什么要不幸福呢?至少我还有希望,只要我不放弃,奇迹必然会发生,我相信奇迹!

  可我依然觉得她太乐观,奇迹,可能吗?冬来,带着寒风;冬去,带着暖阳,是春天。春日终于与这座城市邂逅。轰一声巨响传入耳际。是什么?雷吗?忽然,我感到一丝湿润涌入心间。奇迹,真地发生了!我拼命地冲破土壤,去迎接那久违的阳光。阳光,多么美!

  第三篇:以拒绝为话题的作文

  每每回到家乡,静静地坐在窗前,邻居老人用二胡演奏出来的一个个悠久音符在我耳畔交错、舞蹈时,我总不禁想起学校已开设两年的二胡班。当然,与之一起浮现在脑海中的,还有那次的“被拒”。

  新学期伊始,学校新添了许多有趣的少年宫项目,而我也在老师的极力推荐下,怀着新鲜愉悦的心情参加了刚开设的二胡班。对此,一向以“艺多不压身”的标准来鞭策我的妈妈,头一次紧锁着眉头,没有多言。我也并不十分在意,依旧哼着小曲去上课,扬着嘴角出教室。

  然而,几次课后,老师宣布要求我们携带乐器时,我的心猛然“咯噔”一声,一块吊在头上许久的巨石“砰”的一声坠落下来。回家后,我把书包小心放下,但没有像往常一样径直走向房间,而是磨磨蹭蹭地在沙发上落了座。妈妈似乎浑然不觉,开始为晚饭忙碌。我默默酝酿着,脑海里东一句西一句地拼凑着草稿。“妈妈,”在无数次欲言又止后,我终于像挤一管所剩无几的牙膏一样,费力地吐出这几个字,“二胡……胡班老师要求我,我们带二胡去上课。”妈妈头抬也不抬一下,依旧淡然地淘洗着米。“我,那个,你给我买一把吧!好吗?上课一定要……”“不行。”妈妈丝毫不带情感的拒绝和我急迫的请求硬生生地碰撞在了一起,我呼之欲出的几句话猛地噎在喉头,不得不如数吞入肚中。紧接着,一股热血直冲向脑门,占据整个大脑的草稿在一瞬间碎若残渣,还没等我反应过来,身体已经先一步作出了反应:“为什么?”“这还用问,首先我们周末根本没办法再去上校外班,而且你绝对不可能坚持下来……”我听到这儿,已明白再无争取的余地,一腔热血也被再次浇灭。我点了点头,回到房间。

  夜色很浓,如同一盆洒倒了的墨。用了好些年的台灯,散发着微弱的光。我的心情五味陈杂,只觉得心被一块帘子深深地包裹住了,又闷又涩。夜风飒飒地拍打着窗户,孤寂而又带几分凄凉。

  后来,我如一个异类,在上课时静静地看其他同学“吱吱呀呀”地拉着二胡,最初那份热情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麻木,但这份被拒的记忆却深深地躲在脑海深处。

  第四篇:以拒绝为话题的作文

  我也用微博。但我有一个癖好,只看,不点“分享”;只写,不愿“引用”。

  有微博好友问为何?

  答:拒绝平庸。

  诚然,段子玲珑,资讯新鲜,图片醒目,视频抢眼。但在我看来,却只是下酒菜而已。诗歌才如洒,警句方如肉,然酒肉穿肠过,心中留的,惟有发于心、慑而慷的个人真情和思维火花。若忙于人云亦云,则落入俗套,辜负了微表本身为人们提供拒绝平庸的平台之妙用。

  拒绝平庸,是不甘于平凡、不沦于庸常。少年时读《东坡题跋》,读到苏轼评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一文,写:“平生愿效此作一篇,每执笔辄罢,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不禁抚掌而叹: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若苏轼真仿效退之写篇序,再出色恐怕也未必如韩文之精妙,湮没于千千万万的仿作中,未免落了下乘。不似今日,以“不若且放”之豁达留名千古,有力地评击了“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之定论,岂是凡俗能及!

  拒绝平庸,是唯愿走出自我之路的缘故。姑且仍拿苏轼举个例子,虽放下仿韩文之举,但从未放弃过生死意义的探索。其前后两篇《赤壁赋》,以人生代谢之深刻大问,展纵横古今之思辨大美。未必可称“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至少成一家之言矣。行文此处,我不禁想起那个弃传统而坦荡独行的林纾,以《韩柳文章研究法》而闻名,更以此诗而著名:“平生不入三王家,家法微微出苦瓜。我意独饶山水味,何须苦攻学名家!”走出自我之路,是坚信“宁有种乎”,是自信“英雄不问出身”,只问是否跳出俗套,立为民生,言为心声!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多在险远,而人迹之所罕到焉。”我深以为然。太多的前人,太多的远方,连风景也如嚼过千遍的鸡肋,愈发促使我们拿起自己的理性,拒绝平庸,踏出自我之路。

  拒绝平庸而甘于平凡,这不是修辞的问题,而是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

  第五篇:以拒绝为话题的作文

  1935年的冬天,是美国经济最萧条的一段日子。这天,在纽约市一个贫民居住区内的法庭上,正开庭审理着一个案子。站在被告席上的是一个年近6旬的老太太。她衣衫破旧,满面愁容。愁苦中更多的是羞惭的神情。她因偷窃面包而被面包房的老板告上了法庭。 法官审问道:“被告,你确实偷了面包吗”

  老太太低着头“是的,法官大人,我确实偷了。”

  法官又问:“你偷面包的动机,是因为饥饿吗”

  “是的。”老太太抬起头,两眼看着法官,说道,“我是饥饿,但我更需要面包来喂养我那三个失去父母的孙子,他们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两行泪水从她那饱经风霜的脸颊上流过。旁听席上响起叽叽喳喳的低声议论。

  法官敲了一下木槌,严肃地说道:“肃静。下面宣布判决。”说着,法官把脸转向老太太:“被告,我必须秉公办事,执行法律。你有两种选择,处以10美元的罚金;或者是10天的拘役。”老太太一脸痛苦和悔过的表情,她面对法官,说:“法官大人,我犯了法,愿接受处罚。如果我有10美元,我就不会去偷面包。我愿拘役10天,可我那三个小孙子谁来照顾呢”

  这时候,从旁听席上站起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他向老太太鞠了一躬,说道:“请你接受10美元罚金的判决。”说着,他转身面向旁听席上的其他人,掏出10美元,摘下帽子放进去,说:“各位,我是现任纽约市长拉瓜地亚,现在,请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

  法庭上,所有的人都惊讶了,都瞪大了眼睛望着市长拉瓜地亚。法庭上顿时静得地上掉根针都能听到。片刻,所有的旁听者都默默地起立,每个人都认真地拿出了50美分,放到市长的帽子里,连法官也不例外。世上的万般情感,顺波逐浪地去溯源,源头一掬必是爱。请随时表现出你的关爱与同情之心,这你的生命注入灿烂的人性之美。

  如果不是为了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如果不是为了分担彼此的快乐和忧伤,那我们活着的意义何在?所以,我们要拒绝冷漠,时刻懂得帮助人使人伟大无私,赞美人使人豁达大度,同情人使人心地善良,包容人使人心胸开阔。

  第六篇:以拒绝为话题的作文

  窗外,秋意袭人。光秃的枝杈,灰白的天色。几片枯叶垂头丧气地,蜡黄死寂的身影在萧瑟的风中打转。冷风防不胜防地入侵,使我整个人瑟缩起来。蜷缩在座位上的我,一如窗外毫无生气的秋景一般沮丧。

  我的手不安分地抠着桌板上的小坑,指尖发红也全然不知。我整张脸埋在臂弯中,不敢示人,心在隐隐作痛,脑中好似有一团乱麻纠缠着,百思不得其解。

  早晨,我仍沉浸在考试失利的无尽焦虑之中。上课时眼神空洞地盯着黑板,手中的笔转了一圈又一圈,心不在焉。好不容易下了课,很想找朋友们倾诉几句。却一回头,只见她们在望着我指指点点。我的脖子一僵,嘴边却旋即挤出一丝苦笑:她们都考得那样好,怎是看得起我这样的水平呢?我想,她们的眼中,此时此刻应该向我掷去嘲讽、轻视与不屑吧。我的眼眶微红,酸涩感在鼻息间弥漫。对她们的猜忌好似细细的小刺,钻进了我的心里,一点点地渗出鲜红的血。

  于是乎,一连三日,我未曾理会她们三人。即使不经意地撞见也是低低地埋下头,快步走。我感觉她们的回眸对准了我,但我毫无勇气报以回视,只怕自己将收获更多让人苦恼的刺。虽然我费尽心机地逃避她们的目光,谨慎地将自己层层包裹。可是那种猜忌带来的痛苦却仍然固执地扎在我的内心深处,难以驱逐。猜忌的刺并未随她们的远离而走,反而越扎越深。那种痛感、冷寒、孤寂的感觉似条冰冷的蛇缠上心头,吐出让人毛骨悚然的信子。

  又是新的一天。我如同几天前孤单影只地生活着。午饭后回到教室,桌上却莫名其妙地出现了一杯热奶,杯子上有张纸条,上面写着她们三人的话。读罢,却进到了心里,像一只镊子拔除了心中的刺。

  我恍然大悟。其实心上的刺,从不是朋友们给予我的。而是因为自己无端的猜忌催生了它们,又自己将它们扎进了心脏。

  无端的痛苦,往往不是他人给予的,更多的是源于自身无端的猜忌。心中有苦,请向信任的人袒露。拒绝因为苦而生出猜忌的刺,刺伤了你信任的'人,也刺伤了你自己的心。

  第七篇:以拒绝为话题的作文

  当如花的笑颜定格在这一刻,当火舌卷着黑色的蝴蝶冲天而出,当熊熊的大火燃烧了整片森林,当一片绿色的森林在顷刻间消失,我们也许能有所警悟:森林火灾带给我们的是多么大的危害,是一片片森林的消失;是一个个生命的流逝;是火焰的燃烧吞噬。

  我看见,这里曾是一片茂密的丛林,嬉戏着许多动物和人们,大家和谐相处,快乐生活。只是一个不小心,未熄灭的烟头点燃了几棵小草,随着火苗的蔓延,火势越来越大,无情的火舌吞卷着茂盛的丛林,一棵小草,一棵小树,接着便是整片森林,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眼前,只剩下了一片灰烬。耳边仿佛还回响着被火吞噬时人们的惨叫,动物的哭泣,花草树木的哀嚎……龙卷风的袭来,这篇弱不经风的土地,毫无阻挡能力,更多的生命,更多的伤害,就这样,诞生在这里。

  我看见这里曾经是树的海洋、花的天地。红黄蓝绿各种色彩集聚一方,用红火的热情歌唱,用纯白的心灵舞蹈,欣赏幽蓝的环境,用一切色彩欢动。可惜,又是一次简单的扫墓活动,当燃烧的火焰飞到山林中,当高处发现一星儿亮光时,来不及熄灭,没心思关注,顺着高高的枝干,这里又是火的天地,这里只剩下火在舞动,眼前还浮现人们惊慌失措地急忙往外跑,动物们着急的跳着,花草树木的绝望……沙尘暴毫无预警的来了,这片土地用薄弱的力量抗拒着,最终躲不过,漫天的狂沙来袭……

  我还看见……

  也许,一切只是源于一个不小心,可最终,却造成了那般严重的后果,我们怎能不深思,绿色的森林还在眼前,不要让那一点的不小心,带来因为你的犯罪。

Copyright © 2017 www.zhaowe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找文台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2014531号-4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