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大自然景物的描写作文
李禄涛
星期五上午,我们的聪明老师带着我们到荷花池来看荷花。
瞧去,没有了夏天的绿,荷花池里早已是凋落的了。望去,褐色的一片给我带来了一种压抑感。和花都垂下了头,有的花已经浮在水上了。风一吹动,花摇来摇去,“吱呀”的响。这景象让我想起了一个年过九旬的老人。
我正纳闷,为什么聪明老师会让我们看这个?突然,一位同学叫到:“池塘里还有鱼呢!”我定睛看,果然,在这一片褐色之下,还藏着一番别样的景致,那些小鱼儿,在水里欢快地舞蹈,泛滥起一圈圈水纹。我的目光又被一条大鱼给吸引了。只见它悠然自得地游过一片绿萍。那绿萍虽小小的,但也给其他那些坚强的枯枝增添了些许的风采。
这片池塘经历过“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但也是“秋阴不散月下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或许,人生也是这样。即使青春年华已经过了,但我们也要像残荷一样,活出生命的风采。
第二篇:对大自然景物的描写作文
幸炜佳
说到执信中学,我第一个想到的是荷塘。早听过“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天的荷塘是生机勃勃的,但在我看来,秋天的荷塘也毫不逊色。
秋天到了,荷塘里的荷花已经羞涩得不愿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脸庞,只剩下一大片一大片的荷叶,而秋姑娘也许在嫉妒荷叶们的美貌,把他们染成了棕色,还点缀着点深绿。荷叶们天天搭着自己小小的脑袋,好像看着在水中嬉戏的鱼儿入了神。个个不愿抬起头来,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在荷叶杆中来回穿梭,时不时撞到漂在水上的荷叶,好像在玩捉迷藏,把荷塘也看乐了,水面泛起层层的涟漪。太阳公公看了也露出了微笑,荷叶们被阳光普照变得透亮,立刻精神了很多。阳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的,犹如撒了碎金一样耀眼。如果荷塘有双眼睛,想必它一定能看到许多不同的风景吧。它看到岸边飘扬的柳条和红砖绿瓦的奉恩堂;它看到每天勤勤恳恳地摆动自己的双手来警示人们要珍视时间的世纪钟;它看到天上成群结队飞过的燕子;它看到荷塘上人来人往的古桥;同时,它也羡慕每天奔跑在校园,嬉戏打闹的学生们;羡慕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一切都是那么富有生机,同学们也给荷塘增加了几分快乐。虽说荷叶们都垂下了头,但荷塘里的一切仍然和同学们一样快乐,秋天的执信荷塘也会和同学们一起等待夏天的到来,发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第三篇:对大自然景物的描写作文
黄宇和
秋天,是个伤感又给人带来希望的季节。它的荷叶,它的落花,它的火红,它的丰收。秋天,像一个顽皮的小孩,他精神充沛,生命顽强;他欢呼雀跃,满载活力;他吃饱喝足,让人幸福;但他又哭闹不停,总是闯祸。总之,有人爱他,有人恨他。他也有自尊心呀,总给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之画上,添上一笔随意的色彩。其中一抹,就是执信黄里透绿的荷塘。
执信的校园是出了名的大,执信的荷塘也是出了名的美。到夏天,很多人都会到荷塘边拍照。听老师描述完,我虽没亲眼所见,但已经能想象到夏天的荷塘:荷塘就像一张星空的油画,一片一片碧绿的叶片叠成了暗蓝色的夜空,而荷花,就像这夜空里一颗颗透亮透亮的星星,散落在夜空中,一点一点,高贵而美丽。
转眼望去,秋活泼地来了。荷塘绿里透黄,黄里泛绿,不少荷花枯萎了,荷叶竟也缩成一团,不动弹了。唯有小荷叶还泛着点绿,点缀在其中,此时的荷塘就像一本很古老的书,新绿、倒影都写在里面,没人去读,没人去看。可谁也不知道,明天,或许有人翻开它,看到字里行间散发着的生气,才会体会到这本书的美妙。
荷塘,像含羞草,被秋天之手轻轻点了一下,便收回了中间的、最美丽的绿和亮白,只剩周围一圈嫩绿发光的草树,在长廊一侧,一排矮矮的,小腿高的小树刚刚冒出绿芽。一点一点,并非深绿,靠在枝头;树木又零零星星撒在岸边。岸上,还有一棵柳树,柳条飘飘,就像一只风筝,随风起舞。风筝线拽一拽,风筝就摇一摇。成千成百的风筝在空中飞着,和小树一起,俯瞰着这美丽的荷塘。
小鱼、大鱼,个个在荷塘里闹着。小莲叶也不甘落后,纷纷从大荷叶中露出头来,兴致勃勃地看着我们,眼中充满了好奇。拱桥上,一个个灯杆已和荷叶融为一体,他看着红绿色的拱桥,看着黄绿色的荷塘。
同学们手拿纸笔,在岸边观赏着荷塘,荷塘被看得害了羞,说:“其实你们不知道,金秋九月,最美的是有活力又有生气的你们!”
第四篇:对大自然景物的描写作文
朱宸瑜
初识执信荷塘,已是错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夏,却偶遇了“荷尽已无擎雨盖”的初秋。
红墙绿瓦下,一片荷塘,渐渐褪去盛夏的流光溢彩,静静地披上沧桑的衣裳,有了几分秋韵。往昔碧绿的荷叶罗裙尽染成深浅不一的颜色,或青绿,或黛绿,或深绿,或黄绿。一池荷叶,有些残缺不整,有的收拢起舞裙的圆边,像是即将退居幕后的舞者,依依不舍;有的像风烛残年人,虽弱不禁风,但依然挺立;还有的茎已折断,深情地亲吻着孕育它的这池秋水;它们像从远古走来,风尘仆仆,满面沧桑,却又沉默不语。
荷塘深处,偶见干枯的莲蓬对我浅浅颔首,它那古铜色的容颜,它那清瘦挺拔的身影,像极了铮铮傲骨的执信人;它又像一盏塔灯,给执信学子点亮了前进的道路。久久凝视,我仿佛看见了那一塘淤泥下誓必重生的执著。残荷,用一生聚集起来的信念仍守候着这塘生命的湖水。
一池残塘,几分风骨。我才明白,不是只有绽放才是美,沉淀和沧桑也是另一种美——就如这百年执信。
第五篇:对大自然景物的描写作文
张玮珊
漫步至执信荷塘边,抬眼望去,一片枯荷。
已经入秋了,荷叶早已不复夏日那般亭亭,倒多出了几分秋意。
看“荷尽已无繁雨盖”,曾经碧绿的荷叶已垂下了头,不情不愿地披上了枯黄的纱衣。这荷叶已被岁月侵蚀得微微翘起,泛着枯黄。秋的荷叶,干得已经没有了水分。叶面凹凸有致,茎脉分明。枯焦的莲蓬呈褐色,好似木乃伊般瘦骨如柴,又似耄耋老人般沧桑。
风拂过荷塘,带来了秋的讯息,惊得鱼儿游出水面。水面漾起阵阵涟漪,那是枯黄的荷叶在叹息,那是他对夏日的留恋。荷塘边的柳树轻轻摇曳着,这秋风也唤起了我的文思。
整片荷塘,放眼望去,尽是残枝败叶,横七竖八地立在水中。盛夏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景也已不复存在,只有几片零星的绿荷点缀其中,引人注目。仔细看,它们虽不能与盛夏时般的样子相提并论,但却依然在秋风中孤傲地挺立在荷塘中,抬着头,仰望着清朗的天空。
古代文人墨客们爱出淤泥而不染,爱它们濯清涟而不妖,但我却犹爱莲不屈不挠的品性。爱它即使只剩枯叶,不复往日灿烂,却依旧挺立;爱它不畏困难,与秋风顽强搏斗。做人亦是如此,不畏困难所打倒,顽强向上。
第六篇:对大自然景物的描写作文
林新宇
执信的荷塘没有“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优哉游哉,也没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秋风萧瑟。有的是红墙之下的书香阵阵;有的是绿瓦之下的书声朗朗。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天是一阵阵的秋风,它吹枯了莲花,刮开了莲蓬,吹落了树上金灿灿的叶子,使得它们在明镜般的荷塘荡起片片涟漪;秋天是一场场的秋雨,它打落了残枝,淋开了果实,滋润了夏天干旱的植物,使得它们在朦胧的雨中手舞足蹈起来。雨,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而荷塘,就是它们的游乐园,它们在莲蓬上打鼓,在荷叶上玩海盗船,在水面上跳舞,在水中与鱼们嬉戏,与青蛙玩耍。雨声与蛙声结合在一起,奏出了一首秋天最美妙的交响乐。
下完雨后的荷塘,自又是另一种美景了。雨后清新的空气加上荷叶的幽香,那苍翠欲滴的荷叶,那在荷叶上如珍珠般散发着荧光的水珠,令人见之欲醉,真是如同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画卷般美丽动人。
“垂柳依依荷风厚,小桥弯弯书声悠”,执信塘不仅是个放松减压的宝地,还是执信的重要象征,也更是每个执信人心中最美丽的地方。
第七篇:对大自然景物的描写作文
伍丞轩
今天,在参观我们执信校园时,我们来到了一处最令人赏心悦目的地方——执信荷塘。
这个季节是秋天,此时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一阵阵秋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在天空飘逸悠扬。杨树上的叶子黄了,挂在书上,好像一朵朵金色的小花,飘落在空中,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落在执信荷塘里,仿佛是金色的小船。
执信荷塘,虽说没有夏天的粗犷和热情,却又别有一番风情。那些翡翠般的荷叶像一个个大圆盘,一个挨一个,那上面晶莹剔透的小水点儿,滚来滚去,像断了线的白珠子。白的像玉、粉的像霞,荷花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这时,天空中下起了朦胧细雨。调皮的雨精灵便开始了他的玩耍,他一会儿在荷叶上蹦跳,一会儿在荷花上跳舞,又一会儿与水中的鱼儿嬉戏,热闹极了。风娃娃见荷塘十分欢乐,便也来凑热闹。只见风娃娃一吹,荷花仙子便偏偏起舞,她的舞姿十分轻巧,她时而用脚尖轻轻地点了一下水,时而在荷叶上转圈圈,那件粉色的裙子更为荷花仙子的舞蹈点缀了一下。在岸上打伞的同学也看得津津有味。啊!好一副生机盎然的景象!
过了一会儿,雨过天晴,荷塘里的一切生物都更加生机勃勃!
这就是执信的荷塘,我爱执信荷塘!
第八篇:对大自然景物的描写作文
周昀彦
有人问我秋天最美是什么,那肯定是荷塘啊!
执信中便有这样的荷塘,只见那些荷叶,虽已枯黄,却在秋天的寒风中屹立着。有一千多凋零的荷花,点点洒在池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池中回旋。秋天的荷塘,是大自然的笑脸。
水下,一条条火红的鲤鱼跳着、玩着、闹着。那荡开的涟漪,映着池面的莲花,那水声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回到校园的学生们谈心。那偶然溅起的水花,是对小草的关心。秋天的荷塘,是大自然的明镜。它看见小鸟飞上天空,身上裹着蓝天;它看见池边的垂柳,整理着它那长发;它看见活泼的学生,来到池边,水上立刻浮起一朵朵荷花,他们捧起荷花,看着,笑着。
池边,有座奉恩堂,它身上那道道伤口,是见证荷塘岁月的依据。门前那两棵掉头发又长头发的木棉,是池塘最好的伙伴。
啊,池边草如烟,两岸柳如眉。这,就是秋天的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