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改写(精选8篇)

木兰诗改写(精选8篇)
时间:2023-06-18 12:10

  第一篇:木兰诗改写

  张梦媛

  夜深了,木兰静静地坐在窗前,柔和的月光映着她忧愁的脸庞,木兰久久不能忘记白天城墙文告上父亲的名字。不知不觉中,母亲走到了木兰身后,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兰儿,想什么呢?”木兰从思绪中醒过来,“母亲,我在想白天征军的事,父亲年迈,弟弟年幼,怎能禁得起兵役之苦!就让我替父亲去吧!求您了!”母亲着急地说:“不行不行!你是女孩子怎么能参军打仗呢!况且人家一眼就能看出你是女儿身!”母亲坚定的眼神中流露着一丝哀伤,眼睛里带着血丝,红红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不想让木兰察觉,急忙转过身离开。木兰看到母亲这样难过,想着年迈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弟,她暗下决心:即使是女儿身,我也要替父从军,男儿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想到这里,她洗掉脸上的妆容,取下头上的饰物,学着男子的样子把长发盘在头顶,然后换上男装,穿上铠甲,拿起长枪,雪亮的枪锋映出木兰坚定的脸庞,显得英气十足,替父从军的信念也更加坚定。

  第二篇:木兰诗改写

  杜林霜

  军令紧迫,路途遥远。几天下来大军几乎没怎么休整,已跨过一重重高山峻岭,经过一道道城门关卡,趟过泥洼小溪,穿过灌木丛林,历经千难万险,依旧一往无前。

  木兰沉默着,一瘸一拐地紧跟队伍前进。作为一个从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小姐,她从来没有走过这么远的路。原先白嫩的脚被汗水浸透的粗糙军靴紧紧束缚住,早已红肿起来,尤其是脚的两侧、后跟和脚丫处更是布满了磨起的血泡,有的被磨破了却因来不及处理而有些溃烂,疼得要命;有的虽然还没破却被挤压得又痒又疼,极其影响行走速度。腿也变得异常麻木,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可木兰却一声不吭,咬着牙不断坚持着,绝不掉队。此时,她的心是自豪的,有着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却又难免带着一丝思念与伤感。

  灰蓝色的天空笼罩着黄土地,大军继续浩浩荡荡地沿着黄河岸边向前行进。浑浊的黄河水裹挟着泥沙或是淘起浪花,哗哗作响;或是一头栽向岸边,浪潮澎湃;又抑或是滚滚向前,一去不回头。木兰觉得自己和这些士兵就像黄河水一样,被战争的浪潮裹挟着,或一去不返,或大浪淘沙……

  木兰直直地望向黄河来时的方向,那里有她最眷恋的家乡,有满头白发的爷娘,有亲密无间的姊弟,还有……木兰的眼眶湿润了,她又怎不知道这次离去极有可能会是永别。可她无怨无悔,因为她守护的是亲人朋友,是父老乡亲,更是祖国河山,她愿意为此而献身!

  第三篇:木兰诗改写

  卢双

  木兰看着自己的马儿,脸上不自觉的露出灿烂的笑容,她边抚摸着马儿边高兴地说:“马儿啊,马儿,你一定要快点跑哦,你跑的越快我就可以越早见到爹娘,阿姊和弟弟。真的太久太久没见到他们了,就连他们的声音我都快不记得了上一次和他们坐在一起吃饭大概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说到这儿时,木兰有点哽咽了。这时马儿叫了一声,它仿佛在对木兰说:“你放心吧,我一定会让你快点见到他们的!”木兰也好像听懂了似的,微微笑了笑。他们休息了一会儿就上路了。这一路上都不停回荡着马儿奔跑时发出的“咯嘚,咯嘚”声,木兰和马儿快的就像是一阵风,他们经过的路都黄土飞扬。跑了很久,木兰实在是饿的没力气骑马了,她便赶去驿站匆匆忙忙地吃了一碗面,着急的都差点忘了付钱。她又骑上马出发了,终于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到了家。她刚刚冲进家门,连衣服都没换,手都没洗就去拥抱了她的父母,姐姐和弟弟,她激动的都说不出来话了。她紧紧的抱着父母,很久都没有撒手。

  第四篇:木兰诗改写

  汪子斌

  花木兰来到军队,报的是她父亲的名号,因为她的父亲立下汉马功劳,成为了一位威震天下的名将,所以花木兰代替父亲的职位,依靠个人的努力也成长为一位赫赫有名的女将军。参军后的第二天,便迎来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场战役。

  她仍旧记得战役的时间、地点以及所发生的所有事情。那天黄沙漫天,战鼓隆隆,只听轰的一声,两军将士像脱缰的野马,相互冲锋,战在一起。由于花木兰是人生中第一次参加如此惨烈的战斗,加之入场时机没有掌控得当,所以战斗一开始就受到了敌军的四面围攻。虽然她使尽浑身解数,极力拼杀,但终因寡不敌众,没有阻挡住敌军的疯狂进攻。随着战事的演变,情况越来越花木兰的战马被敌人砍死,她摔下了马,敌人的刀和剑向她刺来,她绝望了。突然,一位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向她扑了过来,替花木兰挡下了这一剑,随后又有剑刺了过来,但都被这位勇士挡了下来,他拼尽最后一丝力气说道:“保卫我们的家园,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花木兰被他的精神所深深的感动和震撼,从此便努力杀敌,努力保卫家园。

  转眼间10年过去了,花木兰带领她的军队杀敌无数,立下赫赫战功,胜利而归!

  第五篇:木兰诗改写

  刘露遥

  一声又一声的叹息从窗内传出,虽然油纸遮住了窗户,但还是可以隐约看到一位女子的轮廓。本来整整齐齐的用漂亮的卡子别住头发,不知什么时候散下来了几缕,纤细的手指搭在织布机上,小指还勾着一丝细线。她起身,打开窗户,眼角睫毛上挂满了泪水,精致的妆容也被冲的乱七八糟。

  这是怎么了呢?原来,今天木兰上街帮母亲买东西的时候,看到城门脚下聚满了人,木兰上前一看,原来是又可汗征兵要打仗了。再仔细一看,木兰顿时愣住了,年过半百的父亲的名字居然也在上面。木兰赶紧查看其他的军帖,要是没有父亲的名字的话还能掩盖一下不去,但不幸的是十几卷军书,卷卷都有父亲的名字。“姑娘,你怎么了?”站在旁边的老人问道,木兰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的眼泪不知什么时候流了下来。她转身,每迈一步都觉得那么艰难,慢慢的,背影消失在了人群中。

  木兰的父亲在前些年打仗的时候,立下了很大的功绩,但也因为那次战争失去了一条腿,在家休养了一年后,虽然拄着拐杖可以走路了,但上战场是肯定不行的,况且父亲的年龄也不适合参军了。父亲不能去,家里也没有兄长替他去,木兰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做出了替父从军的决定。

  木兰扯下发簪,用父亲的长剑削掉了自己留了很多年的长发,头发落下地上,乌黑的一片。她轻轻地走到父亲的屋里,把发簪放到父亲的床头,牵起马,留下坚定的背影。

  第六篇:木兰诗改写

  李宇凡

  木兰开始紧张有序的备战:到东边的集市上买来骏马,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边的集市买来嚼子和缰绳,北边的集市买来长鞭⋯在清晨微微的晨曦中含泪辞别父母上路,开始了艰难的征程,晚上拖着疲惫的身子我来到了黄河边宿营,听着黄河哗啦啦的流水声,看着倒映在水中那弯弯的月儿,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但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声音,因思乡之情而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早早辞别黄河上路,经过一天的跋山涉水,终于在晚上到达燕山脚下,放眼望去四周一片荒凉。只有空中闪烁的星星,北方刺骨的寒气与我相伴,凄凉的月光洒满大地,尽是凄凉,敲击金柝这声音从很远的地方悠扬的传来,一阵阵风吹来,寒气逼人,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心中想:我一定要在战场上努力杀敌,报效祖国,可以凯旋而归尽早归乡。在这啾啾的鸣叫声中,艰难入眠。

  第七篇:木兰诗改写

  刘中祺

  木兰看到了可汗征兵的消息,看到父亲手里握着征兵贴,已经熟睡了,木兰小心翼翼的把征兵帖从父亲怀里抽了出来,把自己的梳子放在父亲的床边,以表自己的出征之心。然后看了一眼白发苍苍的父亲木兰有些愧疚的走了。木兰走到父亲穿过的盔甲前,抽出盔甲腰间的弯刀把自己的头发毅然砍断,把头发像男子一样捆了起来,穿上盔甲,勒好腰带,走出门外,回头看了一眼家,心里说:我还会再回来的。再看看家,木兰下了狠心。就匆匆去买备战的东西了。

  木兰先去东边的马市上买了一匹黑色的高头大马,牵着马来到了西市去买马的鞍鞯,南市买了辔头,北市买来了鞭子。一切准备就绪。木兰骑着马,就直奔军营而去。到了军营木兰十分不安的四周张望,怕周围人认出来自己是女的。她低着头忐忑不安的向前走着,她成功的混过了一夜,第二天,军队就出征了。

  第八篇:木兰诗改写

  马清源

  十年的战斗结束了,朝廷里高官她都推辞了,只是想尽快回到故乡。

  木兰的爷娘刚一听说女儿要回来,每天都在外城踮起脚,抬着头,一会儿向左看,一会儿向右看,一会儿向前远望,他们一看见女儿的身影,就快步如飞地冲向女儿,扶持着木兰往家走。姐姐听说妹妹马上就到家了,快速对着镜子整理艳丽的装束;弟弟听说姐姐马上到了,拿起磨得锃亮的砍刀来宰杀猪羊。木兰回家后,打开了东屋、西屋的门;坐坐东屋、西屋的床,“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啊,这些还是那么的美好!”脱下当时厚重的战袍,重新穿回自己以前的旧衣裳。然后她高高兴兴地望着窗外,对着镜子梳理那乌黑浓厚的头发,那一头秀发像轻纱一样垂在肩头,如波浪一般滑腻柔软。随后又贴上好看的花黄,十分漂亮。

  她又出屋子看望军中的同伴,他们都大为吃惊:“同行了那么多年,居然不知道木兰是一位女孩子!”木兰笑了笑,回到家中,和父母,姐弟一起吃上了团圆饭,聊起了军中的事务,大家都十分开心,愉快。

Copyright © 2017 www.zhaowe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找文台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2014531号-4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