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心得体会(精选4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心得体会(精选4篇)
时间:2023-06-16 15:38

  第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心得体会

  很感谢学校举办了“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做新时代好家长”的活动,让我有机会进一步了解正能量的教育价值观、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家庭教育的目的、要求、内容和方式方法进行了一次认真的学习。国家立法,说明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已经不限于家庭和社会,更上升到国家层面。一般而言,立法条文都是底线要求,而本促进法却有些不同,是提纲挈领地把家庭教育要点全面、系统地罗列出来,既是法律要求,也是指导方法。我们家长要将其中的“家庭责任”深化、细化,并落实到日常的点滴之中。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家风传承是重要的一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传承问题,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那什么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好家风?那就是爱党爱国、崇德向善、尊敬师长、勤俭节约等,在促进法里都明确指出了。

  记得我去贵州铜仁的仡佬族长家时看到,那里对于中堂的布置很具有家风传承的表现:有“祖德流芳”的牌匾和书礼传家的楹联,供奉的是“天地国亲师”。杭嘉湖地区没有这样的形式,但是家风教育的内是一脉相承。比如我小时候受到的家庭教育,比如饭要吃干净,饭粒不要掉下来,一方面是对孩子动手能力、控制能力的要求,也是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要求;再比如用餐时碗要捧牢,坐有坐姿,这是遵守规矩的教育。这样的要求和仪式感让我从小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今天我也把很多我小时候受的的家庭教育,对长辈的尊敬、对父母的孝敬,夫妻的和睦,教给了我的孩子。在日常的细节教育中潜移默化,构架和树立起孩子正向、积极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另一方面也是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心灵健康成长。

  我和孩子的妈妈都曾是学生党员,至今都有20多年党龄了。2021年农历除夕,因疫情富阳几个小区被封,工作人员缺少物资,我临时接到这个消息后连夜迅速调配物资,叫不到司机就亲自开货车送货到富阳,并且很幸运在高速封道之前回到杭州。这个事情被孩子写进了她的作文《我的虎年春节》,对她产生了较大影响。家风,也是家长用实际行动做出的表率。

  我还有一个感触很深的心理转变。那就是要悦纳孩子,接受他们的平凡,看到他们的亮点。幼儿园之前这个阶段,我怎么看我的孩子都是最聪明、最神奇的;到了幼儿园,特别是小学后,有了学习成绩,有了同学之间的比较之后,有一段时间我觉着我的孩子特别笨,自己内心很煎熬,焦虑的情绪也带到了家庭教育中,难免粗暴和简单,甚至会大发雷霆。这时,孩子妈妈给我买了书,要求我看《非暴力沟通》、《正面管教》等育儿书;还订阅了Dr。魏家庭教育宝典,在理论学习中丰富育儿知识。经过反思和改进,我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和方法,孩子也阳光自信了,吉他和画画已经成为了她真正的兴趣爱好,参加省市的武术比赛还拿到了不少的第一名。

  对照促进法条款,我也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我们因为奶奶在家包干了所有家务,我都很少做家务,更别说孩子了。“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很多时候我的家长意识导致我会很武断地和孩子交流。“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前些年因为工作原因,很多时间是爷爷奶奶管,一些性格和行为都受隔代养育的影响。这些,也将成为我在为人父母的课堂中的新课题。

  家庭教育还要家校联动,不能说我送到学校就是老师的事情了,小孩是自己的,我永远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孩子这辈,所要承担的竞争和我们这辈不一样,要以同理心去关心和引导孩子。

  最后,我要说的是,良好的家风、家教,代代相传的美德传承才是对孩子最有影响力、最深刻的根本;但,做家长也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修行,育人先育己,“家庭教育”是作为家长终生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习为人父母我永远在路上。

  第二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心得体会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家庭又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教育子女是每个做父母的天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在孩子教育这任重而道远的历程中,赋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南部县第三小学家长积极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不断更新自己的育儿理念,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下面是部分家长的学法感悟:育儿育己共同成长

  一年级六班李航毅家长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全面发展,要想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家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回想起来,我和孩子的爸爸在为人父母这条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摸索着”,育儿育己,共同成长。下面将自己的一些育儿知识和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探讨。

  一、拿孩子当朋友

  我们不能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孩子是独立的人格,他有自己的尊严,要和孩子做朋友,释放孩子的天性。我是一个喜欢给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充分释放天性的妈妈。会尽可能的抽出时间和孩子呆在一起,和他玩闹。让孩子充分发挥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干他喜欢干的事情。面对他的奇思妙想,我总是鼓励他:为什么不试一下呢?处处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你会发现孩子的世界里是如此的绚烂多彩,如此的充满阳光。我们要多聆听孩子的心声。每天在睡觉的时候我都会问问孩子当天在学校的一些情况,以便于更好的去了解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发现问题及时引导他,开导他。时间久了,当孩子遇到开心或不开心的事,都会回来跟我一起分享。

  二、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育儿先育己。孩子是一面镜子,你是怎么样的,反应在孩子身上,就是怎么样的。就拿这次写心得来说,不管我写的好与坏,我都会认真的去完成,给孩子树立榜样,避免他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选择逃避。老师布置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的亲子作业,不管再忙也要陪孩子认认真真的去完成,不随便对老师布置的亲子作业发出质疑,老师具有教书育人的专业性,要信任老师,不在孩子的面前议论老师。如果作为家长,长期对老师心生不满或者抱怨,也会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对老师的不满。这样的孩子不能成才的。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言传身教,做好自己,让自己爱上学习,在家中营造出学习的氛围,让自己成为孩子眼中的榜样。

  三、在玩耍中让孩子学习

  有时候我们不一定要刻意的去让孩子学习,要学会不经意的让孩子学到很多知识。比如我会给孩子买些成语接龙卡片,陪孩子一起玩卡片,当他有不认识的字,就会主动问我,多玩几次,孩子不但记住了这个字,也会了一些成语。跟孩子走在大街上的时候,我会让孩子去认识广告牌上的字。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下意识的去认识一些字,去记住一些成语,当他学到了新知识就会很高兴的跟我一起分享,对一些陌生的事物也会提出疑问,他会问我宇宙有多大,岩浆是什么东西等等。现在孩子才刚上一年级,前几天,居然跟我说他会背10位圆周率,这让我着实吃了一惊,从孩子口中我才得知他是看电视学的,我觉得这就是蝴蝶效应。

  四、德智体全面发展,不能只看分数

  近几年网上疯传了一句口号“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我妈快乐全家快乐”。看似搞笑,背后却满是心酸。不要让分数成为我们脸上表情包的“摇控器”,要真正的让孩子爱上学习,而不是让孩子觉得学习好就是为了讨好你。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节假日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坚持锻炼身体。我们要让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家长,我们应尽快转变思维,与时俱进,多多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育儿相关知识,全力配合学校让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让我们一起用心教育,用心陪伴,跟孩子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家长。

  第三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心得体会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在我国上千年的传统文化中一向重视教育,特别是注重孩子早期的教育,将孩子的教育与宗族、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同时,也认为早期教育,关键在于立德,“德者,才之帅也”,最好的才华知识,都需要德行来支持,否则不能称之为人才。但是现代生活中的教育,往往舍本而逐末,将智力的开发往往放在第一位的,而德行的教育是缺位的,谁人之过?

  我家也经历了这样一个家庭教育的摸索和曲折的弯路。我家有了大宝后,铺天盖地的培训班的宣传和推广都找上门来,不外乎就是早期智力开发、绘画音乐书法、英语编程机器人……如果归下类,便发现所有的这些培训机构,全都是在注重技能和知识的培养,而我们传统文化中注重的立德树人的观念,全部消失了。在这样的浮躁的社会节奏中,我们也失去了方向,跟着大家一起“内卷”,从早期的智力培训班,到学前教育衔接班,再到现在读小学了捧着优秀作文集去背优美词句,以为抓住了知识,就能够培养好孩子。但现实往往是,小学每个期末成绩单上全是优,却孩子日常生活的问题反而成为我们生活中最烦恼和矛盾冲突最多的地方。面对全优的成绩单,我们反思,孩子真是“优秀”吗?如何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成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二宝也开始了幼儿园的生活,教育问题也摆在了我们家庭面前。去年底,幼儿园组织了家长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我们才真正意识到,正确的教育应该从何入手。《家庭教育促进法》告诉每位家庭,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德育为先,品格为先。这与传统教育智慧与理念一脉相承,让我们每位家长意识到,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孩子终身的学校,父母在这所“学校”里,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好孩子优秀的品格和德行。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也调整了我们教育的思路。

  在二宝的教育上,我们不再把孩子托付给教育机构,放弃了唯技能知识论的教育理念,抓住教育最本质的问题,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起,来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具体怎么做呢?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教育的最好素材,而每一件小事中的教育培养,不仅是为了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形成更好的家风,让孩子在家庭中得以熏陶,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拿一件小事来举例,就是与老人的相处。常言到,“家有老人是个宝”,而这个“宝”,是怎么体现的?多数杭州的家长,是让老人来给子女做事的,周末也不用自己家里开伙食,直接带着孩子去老家人去吃饭,在这种观念下,老人是子女的“宝”,要发挥其为子女服务的价值。自从学习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后,家有老人是最好的教育孩子品德的一种途径。“百善孝为先”,从对老人的尊敬与孝顺优良品德开始做起,是我们对二宝教育的抓手。我们改变了到老人家里吃饭的习惯,每到周末,都让二宝主动发消息给外公外婆,邀请他们来我们家里来吃饭,让他们周末能享受不用劳动的天伦之乐。很欣喜地发现,孩子不仅自动养成了每到周末都主动说要让老人来家里吃饭的习惯,甚至看到他们过于节约菜吃得少,便主动往他们盘碗里夹菜。看在眼里,我们觉得特别欣慰,也发现了,不用一言一语,榜样是最好的教育——家长也是孩子的榜样,我们对待老人的态度,便是孩子对待长辈的范本。

  我们家长也开始意识到,不用去主动教育,家长自己做好,就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我们开始从极力改变孩子,转向改变自己。开始对孩子言而有信,做诚实的家长;开始自己养成收纳习惯,主动将房间收拾整洁;也开始放下手机,拿起书本去阅读。在公园里,看到垃圾,我们会说,“宝贝,我们一起找个垃圾筒让这些垃圾找到自己的家”;坐地铁公交,我和孩子彼此会说,“我们要说悄悄话,声音不影响别人”;在一起排队时,孩子也会主动和我们一起站在队伍的最后耐心等待。在陪伴与教育中,不知不觉中,我们家长也做了更好的自己。

  原来,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最好的教育,是良好家风的基石,也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一个个台阶。“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便是抓住了孩子教育的根本,方能“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家与国,从来不分彼此,爱家的孩子,也会爱我们的幼儿园大家庭,爱我们的国家。我们也坚持将传统文化与当下的《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教育理念贯彻下去,培养爱家庭、爱社会、爱国家,并有社会担当的新一代。

  第四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心得体会

  我是一个中医,接触妇科的病人最多,有一大半都是和我一样的妈妈。妈妈们有一个通病,就是焦虑,尤其是因为孩子导致的焦虑。

  这焦虑可以带来各种疾病:心慌头痛、胸闷乳胀;严重些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更厉害的,月经不来,甚至早衰。

  在对症下药之余,我总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地劝那些妈妈:学习嘛,顺其自然、静待花开。

  缘起

  直到自己儿子进入幼儿园大班,周围不少妈妈开始操心幼小衔接的事情。她们告诉我,这一年要慢慢接轨小学模式,不能再这样天天放羊,看看电视、玩玩玩具,我第一次开始思考,怎样的家庭教育模式才合适这个阶段的孩子呢?

  这一年,他刚满5周岁,只参加了一个兴趣班,其他时间都是自由娱乐。当然也听说过一周七天要上七个培训班的孩子,只是我还处于对静待花开一知半解的阶段,有点无从下手。

  幼儿园毕业的这个暑假,经过周围妈妈一再苦口婆心地劝说,最终,我还是没忍住。没想到,这一切恰是我焦虑的开始。

  遇结

  单说练字这件事,每周一次课,用时一个半小时,我天真地以为这就完事儿了。没想到课后老师发来了每天打卡练习的要求,并且需要家长拍下视频。这个过程虽然有点艰难,但我说服自己只是之前太过放养,习惯尚未养成而已。

  第二周,老师发来了语重心长的微信,告诉我陪同每天打卡的过程绝不是简单的录制,而是需要在旁督促他的姿势、用笔、以及在田字格上呈现的结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必须马上纠正,这才能起到练习的效果。我一方面感谢老师的认真负责,一方面暗暗叫苦——每天逼着他坐下来打卡已是鸡飞狗跳,再这样盯着,娃该有心理阴影了吧?

  果不其然,从老师的要求去看,孩子写的每一笔每一画都让我眉头紧锁,写字姿势的问题更是每分每秒都在发生,我在旁边说一句,孩子改一改,过了两秒钟,又恢复原样。这次用不了一周,我在娃面前风度尽失,彻底变成了一个怒吼妈妈。而孩子也非常委屈,显然无法理解我口中的“坐好”“写好”到底是个什么标准,每天只要一说练字,他就开始哀嚎,仿佛要经历一场痛苦的劫难。

  一个月后,我给自己开了一副疏肝解郁的中药,但是我第一次觉得这中药治标不治本。

  解结

  我苦恼地再次找到练字老师倾诉,闲聊间她听我说起曾经练过一段时间的毛笔字,便建议我:你何不“亲子共写”呢?

  习惯了坐在孩子的身边,作为一个督促者,我真没想过换个角度,让自己也成为一个学习者。

  我便和儿子商定,每天他练字的时候,我也练字;他写硬笔,我写软笔,然后我们互相打分,比个高低。

  第一天我先写下了“心平气和”四个字,告诉自己,不论结果如何,换个方式重新开始,总好过止步不前。摊开笔墨的那一刻,我明显感受到了孩子的兴趣,而当我说出比赛的提议,好胜心让他主动打开了练字本。

  坚持了十天左右,练字老师发来了表扬的信息,那一刻,我终于体会到了花开的喜悦。

  一个月后,我又写下了“母慈子孝”四个字,送给我们俩。我从没想过拔苗助长,但是显然静待花开也并不是我最初理解的放任自流。

  现在,写字成为了孩子最喜欢做的事情,每次学习到他喜欢的课文或是古诗,他就会主动在书法纸上抄写,自我要求甚至比上课时还高,这实在是我没有想到的。

  过年期间,我带着孩子和朋友聚会,朋友送给他几本本子和一支笔。他立刻拿出来,坐在一旁写起了古诗。大家纷纷夸赞,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的孩子也有一天会成为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

  乐思

  有了这一次“亲子共写”的尝试,我在之后的很多事情上被打通了任督二脉:

  孩子跳绳,我也跳绳,每天和他比一比,他锻炼,我减肥。

  孩子弹琴,我也弹琴,尽量让他学会了来教我,他复习,我尝新。

  孩子做题,我也做题,我真的有很多不会,他讲解,我受教。

  在《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提到的“亲自养育、亲子陪伴”,相信大部分家长其实都可以做到。听我的妈妈说,我小的时候,她也是每天坐在我的身边,催促、怒吼,效果可想而知。我想,她和我之前一样,把对于“陪伴”的理解放在了“监督管理”的角度上,虽然也知道要换位思考,但是却不会真的换位行动。

  我希望自己可以一直坚持和孩子做“同学”,与他共同进步。毕竟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以年龄为转移,何乐而不为?

Copyright © 2017 www.zhaowe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找文台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2014531号-4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