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稳就业工作情况汇报(精选4篇)

2022稳就业工作情况汇报(精选4篇)
时间:2023-05-26 12:55

  第一篇:202x稳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为落实落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返岗复工和“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工作决策部署,人社局主动担当作为,以“四进一促”专项活动为工作抓手,积极会同相关部门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持续加大减负稳岗力度,全面拓宽就业渠道,连续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千方百计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有效促进居民就业增收。稳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10月人社局被省人民政府评为“第三届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机制、出政策、促联动,提升服务质量。一是充分发挥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作用,成立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工作专班,建立成员单位月例会制度,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进就业创业工作开展;二是制定了《XX县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工作方案》、《XX县“四进一促”专项活动实施方案》,《XX县“四进一促”专项活动推进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压实了工作责任,强化了工作机制;三是梳理稳就业、援企稳岗政策一本清60条,组织干部包保重点企业,宣传就业扶持政策,了解企业用工困难,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四是按照“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工作要求,持续落实“2+N”招聘活动,今年以来,组织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12场,提供就业岗位4万个,助力本地企业实现县内招工6963人。

  二、强发展,援企稳岗助力保就业。拨付8家小微企业新增就业岗位补贴10。9万元;拨付3家重点企业稳定就业补贴79。95万元;拨付38家企业2610人工业奖补资金261万元;落实2019年度260家参保企业失业保险费返还355万元;落实2020年度212家参保企业失业保险退费12。12万元;养老保险费退费共计248家企业,合计退费414。13万元,工伤保险费退费共计227家企业,合计退费7。67万元。

  三、盯重点,狠抓目标任务不放松。截止目前我县城镇登记失业率3。87%;城镇新增就业1331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8100人的164。32%;转移农村劳动力2122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8000人的117。91%;开展线上、线下就业技能培训35期3872人;企业新员工培训387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625人的147%;开展技能脱贫培训105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50人的191。09%;组织开展创业培训510人,完成全年指导性任务数450人的113。33%;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2亿的175%。

  四、分类援助,确保重点群体稳就业。全力实施就业民生工程,着力推动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一是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首位,扩大就业见习对象范围,共开发就业见习岗位1398个,完成653个任务的214。08%,安置就业见习人员645人,完成安置任务475的135。78%;二是发挥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作用,开发公益性岗位626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50人的113。81%,安置就业困难人员302人,完成全年安置目标275人的109。82%;三是保障贫困家庭就业,组建工作专班进行精准帮扶。开展汽车驾驶员、家政服务等工种技能脱贫培训18期1051人。6个就业扶贫车间运营正常,总带动就业171人,其中贫困人员80人。

  五、战疫情、促返岗,确保外出务工人员和贫困劳动力就业“双清零”。开发启用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管理系统,实现全县外出务工人员信息实时统计、实时报送;对出行目的地和各类出行方式进行统计分析;2020年2月9日至3月20日,40天时间,XX县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管理系统登记417275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2985人,返鄂人员662人;开具健康证明417275张;点对点包车515车次,输送外出务工人员19911人;针对贫困劳动力和返鄂务工等重点群体提供了持续跟踪就业服务,保障了重点群体有岗可上、有业可就。至3月底,XX县返乡务工人员返程返岗率100%,实现外出务工人员和贫困劳动力就业“双清零”目标。2020年11月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XX县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管理系统”被人社部评为全国优秀公共就业服务成果一等奖。11月10日代表安徽省到江西省景德镇市在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活动上领奖。

  六、存在的问题

  招工工作方式单一,精准度有待提高。招工难、求职难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七、下步工作计划

  (一)查漏补缺,争先进位。

  一是积极与省厅、市局相关处室对接,了解其他县区任务完成情况;二是对照绩效评价指标逐一梳理2020年目标完成情况,完善各项工作基础台账,充分准备迎接年度考核,确保在年度民生工程等各类考核中排在全市前列。

  (二)组织举办春节期间企业用工、农民工返乡就业服务系列活动。

  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春节期间为务工返乡人员、贫困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及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提供不间断就业服务,在现场招聘会基础上,利用自媒体平台开展招工服务、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工作,把一站式服务中心打造成群众和企业信得过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目前已与抖音平台建立合作,春节期间抖音平台主推我县就业服务直播间。

  1、活动主题

  “欢喜过大年、招聘连连看”

  2、活动时间

  2021年1月20日——2月27日(不间断)

  3、活动方式

  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

  4、实施阶段

  ①。1月20日至1月26日为活动准备阶段(用工摸底、招聘活动宣传动员);

  ②。1月27日至2月10日(腊月15—29,上午9点半—11点半)为第二阶段“暖冬行动”系列招聘会(线上系列招聘会+就业创业政策宣传);

  ③。2月11日至19日(大年30—正月初8,每天下午3点—5点)为第三阶段“欢喜过大年,招聘连连看”抖音平台线上招聘活动及就业创业政策宣传;

  ④。2月20日至27日(正月初9—正月16)为第四阶段“春风行动”暨乡镇巡回系列招聘会,分乡镇开通直播间,针对性开展线上招聘活动。

  春节期间就业服务线下活动以疫情防控情况确定。

  (三)精心谋划早启动,全力开创2021年工作新局面。在2021年工作计划和“十四五”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量化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按照开局就开战、起步就冲刺的要求,以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高质量完成第一季度目标任务。

  第二篇:202x稳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决策部署,我局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发挥牵头作用,结合XX县实际,科学制定方案,实施系列措施,有效克服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全县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为县域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基本情况

  全县法定劳动年龄内城乡劳动者约70万人(其中农业生产人员约28万人、富余劳动力约42万人),截止目前,全县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约40。6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实现充分就业,全县就业状况总体保持稳定。

  二、主要做法

  (一)发挥牵头作用,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充分发挥稳就业(保居民就业)牵头部门和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抓总协调作用,适时召集就业工作专题会议,组织学习各级党委政府关于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决策部署精神,分解目标任务,及时互通信息,协调解决问题,形成稳就业、促就业工作合力。二是印发《关于印发〈XX县2019年“稳就业、助创业、促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灵办秘[2019]5号)、《关于强化风险防范应对做好保居民就业工作的通知》及配套文件,明确指导思想、工作重点、保障措施、工作职责,并组织实施,确保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工作有序推进。

  (二)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预警防范。一是由局主要负责同志牵头,建立强化风险应对做好保居民就业工作专班,并成立保居民就业综合组、农民工回流应对组、规模裁员应对组、群体事件应对组、网上舆情处置组等5个工作组,及时处理相关事项。二是建立、落实24小时值守、大规模裁员报告、群体性事件报告和响应等“四项制度”,做到劳动者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权益有维护。三是聚焦风险隐患、重点企业、重点群体、重点地区,加强排查力度和强度,形成四项清单,及时预警,并落实相关政策,有效防止规模性裁员和群体性事件发生。四是开展人力资源市场就业状况调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监测,形成报告和报表,动态掌握就业形势,研判居民就业情况,并按时上报市人社局、省人社厅和国家人社部,为上级领导部门精准决策提供依据。五是制定《防范和应对大规模裁员和失业风险保居民就业工作预案》、《农民工集中回流帮扶应急预案》、《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预案》、《失业人员帮扶预案》、《处置欠薪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五项预案,为保持全县就业局势稳定做好充分准备。

  (三)依托重大项目,积极增岗拓岗。科学评估,优先投资就业带动能力强,有利于贫困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和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的项目、工程、产业。年初以来,全县先后开工建设宿州铁塔公司5G基站(237个)、XX火车站货运连接线、XX船闸工程、国祯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土建及设备安装、璧辉风电22台风机桩基及吊装、润灵风电项目升压站土建、北部开发区供热管网建设、经济开发区机电产业园标准化厂房扩建、轴承研发中心、城市路网PPP项目工程、碧桂园、新华御府、学府嘉壹号、书香华府等一批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工程(55个),增岗拓岗约1。6万个。目前还有多个储备项目,一旦开工建设,将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转移就业。一是走访嘉兴、慈溪、宁波、常熟、温州、溧阳、合肥、芜湖等省内外用工量较大地区商会组织伙伴用工单位,建立劳务合作关系,设立XX籍务工人员维权站,收集发布就业岗位信息,为城乡劳动力提供转移就业机会。二是克服疫情影响,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开展“2+N”招聘活动。年初以来,共举办线上招聘会128场,组织线下招聘活动67场,发送手机短信120万条,微信推送招聘招聘信息和人员返岗防疫常识10次55万条,发布县内外600余家/次企业就业岗位61500余个。三是组织举办“接您回家”、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退役士兵招聘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专项就业促进专项活动,为各类劳动者就业创业提供全面、良好服务,营造浓厚服务就业氛围。四是组织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质量。截止目前,共组织技能培训4066人,其中技能脱贫培训781人、企业职工岗前培训2069人、新技工系统培养招生400余人,有效提升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就业质量、经济收入和就业稳定性。

  (五)关注重点群体,兜底保障就业。一是开发公益性岗位400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目前在岗257人,超额完成77人。二是稳定提供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定岗位160个、三支一扶岗位40个,引导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目前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定岗位在岗127人;三支一扶人员招募考试已经完成,近期人员即可上岗。三是开发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青年就业见习岗位742个,累计吸纳见习397人(目前在岗291人)。四是腾出编制,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2020年,全县共拿出事业单位编制444个,计划招聘高校毕业生313人,现已完成招聘上岗189人。五是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等,开发扶贫公益岗位12024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1836人。所有在岗人员工资待遇、劳动报酬、岗位补贴兑现及时足额,就业状况稳定。六是开发退役士兵专岗,第一、二、三三批共上岗109人,后续正在实施。七是全力保障失业居民基本生活。截止目前,共发放失业金384人362。54万元、失业补助金163人12。3万元、价格临时补贴2279人11。03万元;定期联系登记失业人员,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政策咨询等服务;共发放农村低保金48944人2亿元、城市低保金3719人1331。6268万元、临时救助资金791人次129。9253万元。

  (六)稳定企业主体,促进稳定就业。一是全面落实阶段性、有针对性减税降费政策。共落实稳岗补贴135。88万元、失业保险费返还229。62万元,全部做到应发尽发;共为237家企业减免缴纳失业保险费141。23万元,为419家企业减免缴纳养老保险费2149万元,为196家企业减免缴纳医疗保险费546万元,有效减轻了企业缴费负担,稳定了企业生产经营。二是落实金融扶持和降低融资成本,扶持企业渡过难关。截至目前,已为142家中小企业发放贷款231笔9。51亿元;办理中小企业到期贷款展期16家27笔14852万元;办理中小企业无还本续贷20家26笔8611。2万元;为3家中小企业减免贷款利息2。22万元;减少收取80家企业贷款担保费用128。35万元,担保总额3。15亿;实现税融通授信额度7745万元,发放过桥资金1374万元;实现银政担融资91笔30685万元,妥善解决了中小微企业无处融资的问题。三是开展新一轮“四送一服”专项行动,配备人社专员,帮助解决问题,提供有效服务,组织村干部、劳务经济人观摩开发区企业,帮助招工近1300人,有力促进复工复产。全县101家规上工业企业和22个中大型建筑工地均全面复工复产(其中规上企业中83家达产达效),共吸纳约20500余人就业。四是发放一次性稳就业补贴27。2万元,有效稳定了企业岗位。五是及时介入关破企业,指导依法依规裁员,稳定劳动关系。县北部开发区安徽昊春包装有限公司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我局在帮助清算社保费的同时,做出相应指导。昊春公司在破产中将企业生产出租给汇鑫公司,汇鑫公司无缝接管全部职工就业,劳动关系不变,工资待遇、工作岗位、社会保险、职工利益均未受损。

  (七)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创新创业。一是贷款扶持。截止目前,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71笔8105。8万元,居全市前列,切实解决了创业者融资和成本降低问题。二是营造氛围。成功举办XX县第三届创业大赛,并在全市大赛中获得创新组2个三等奖,营造了良好创业氛围。三是开展培训,有效提升创业成功率。2019年以来,共组织创业培训750人,有效提升了劳动者创业成功率和实体经营水平。2019年在全市率先举办首届“创业磬乡·助推发展”创业特训营,受到创业者的一致好评。

  (八)保障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关系。一是强化执法。今年以来,开展疫情期间劳动用工规范和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活动8次,共检查用人单位590余家次,涉及劳动者2。4万余人;接待受理信访案件213起,处理举报投诉案件21起,为916名农民工讨薪1168。27万元,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移交公安机关1起,时限期内结案率100%,切实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二是调解仲裁。共处理案件104件,其中调解75件、调解撤诉10件、仲裁裁决19件,调解率占案件总量的81。73%,有效维护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三、存在问题

  1、劳动者就业存在不稳定因素。如部分企业、用人单位为降低人工成本,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不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缺乏留住员工的手段;同时,也有部分劳动者自我维权意识不强,有自由散漫习惯,不愿或不习惯受用人单位制度约束,认为只要能挣到钱,签不签劳动合同、参不参加社会保险无所谓。

  2、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较少。与发达地区相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靠后,机会偏少,吸引力不强,很多高校学生毕业后选择外地就业,即使返回XX就业,也大多是报考机关事业单位,在本地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较少,对本地发展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持不大。

  四、下步打算

  一是认真学习领会并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关于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决策部署精神,采取更加积极有效措施,确保各项政策落地生效,消除贸易摩擦和疫情影响,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以提升就业质量为重点,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培训促进、创业带动、活动引导”的就业创业工作格局。强化政策扶持,帮助劳动者实现稳定就业;强化培训促进,帮助劳动者实现技能就业;强化创业带动,帮助劳动者实现倍增就业;强化活动引领,帮助劳动者实现转移就业。四大举措相辅相成、同向发力,为劳动者提供全方位就业创业服务。

  三是以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为主线,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依托县职高新建的2万实训大楼,全力打造集就业培训中心、职业能力鉴定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创业孵化中心“四位一体”的综合性就业创业培训服务机构,形成培训、鉴定、就业、创业、服务一体化机制,逐步完善外出务工、县内就业、居家就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五大帮扶平台,压实推进脚步,确保升级进挡、高位收官。

  四是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总体要求,统筹推进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增加参保人数,增广参保范围,加强资金监管,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努力构建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保障体系。

  五是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全面推进人事人才、劳动维权、工资福利等业务工作,协调推进文明创建、综治维稳、廉洁效能、政务公开、财务管理等日常工作,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效能,树立良好形象,擦亮新时代人社名片。

  第三篇:202x稳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学习贯彻省市关于稳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树牢底线思维,加强谋划,周密实施,不断推动省市有关政策措施落实落细落地。

  稳就业政策的落实情况:

  一、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截至目前,我县城镇新增就业13199人,已超额完成工作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4。5%以内。开发公益性岗位412个,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10人,达到安置率不低于50%的要求。共认定了71家就业见习基地,开发就业见习岗位689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3%;吸纳363名青年参加见习,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48%。发放公益性岗位、就业见习补贴369。34万元。

  二、主要工作落实举措成效

  (一)是扩大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

  我局经认真酝酿研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经县政府同意,联合财政、教体、发展改革、交通运输、经信、卫健等部门出台了《X县扩大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实施细则》,对2020年春节前返乡就业的在外务工人员和在外就业萧籍高校毕业生,介绍引导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业的村(居)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村(居)劳务经纪人给予资金奖补,对2020年春节前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业的给予子女入学、公共交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了就业环境,增强了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的吸引力,有力促进我县就业形势长期稳定,在疫情防控期间有力支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二)做好援企稳岗政策兑现。

  积极发挥就业服务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把稳就业政策“干货”“硬货”转化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共克时艰的实际成效,及时发布《X县人社局疫情防控期间帮助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政策清单》,通过“X县规上工业企业家联络群”“张江X县高科园企业运行群”“X县创优营商环境工作群”“X县园区人才工作群”“X县企业招聘群”“X县创客精英加速器”等平台大力宣传。截至目前,全县已对328家企业全额返还了2019年度所缴失业保险费319。2万元,涉及劳动者6594人。为8家符合条件企业发放一次性稳定就业补贴129万元。对13家小微企业发放新增就业岗位一次性补贴8。5万元。

  (三)搭建全天候网络招聘平台。

  受疫情影响,前期暂停举办现场招聘活动,利用“安徽公共招聘网”“X县在线网”等网络积极搭建全天候网上对接平台,实施“网上招聘不停歇,就业服务不打烊”“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线上春风行动,及时发布企业开复工信息。常态化开展“周三招工”、“周六招才”和特殊群体招聘等“2+N”系列招聘活动,大力推广“职等你来,就业赢未来”求职小程序,为农村转移人口就业搭建固定云端求职平台,积极引导返岗复工人员与用工企业主动对接。目前,已举办“2+N”线上和线下招聘会98场,其中“X县-天长市就业帮扶现场招聘会”“就业脱贫服务月专场招聘会”“X县2020年退役军人服务月专场招聘会”“X县国有企业招聘周专场招聘会”“X县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场招聘会”“X县2020年就业脱贫专场招聘会”“X县“四进一促”暨X县-天长劳务对接现场会”等线下招聘活动69场,网络招聘会29场次,共服务企业427家(次),提供岗位68000余个,直接帮助我县劳动者达成就业意向人数21043名,13275人实现稳定就业。

  (四)扎实开展“四进一促”活动稳就业

  今年以来,我局积极推进“四进一促”专项活动深入开展,提升了就业服务的满意度、实效性,推动了稳就业任务的全面落实。活动开展以来,共组织75名人社干部进园区、进校园、进社区集中宣讲28次,调查企业277家,搜集梳理问题15件,其中社保问题2件,用工问题13件,现已全部解决。7月6日,利用“X县在线网”同步直播宿州市“人社局长进校园”政策宣讲活动,进入直播间人数达2。3万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加大就业工作力度,实现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根据市里对就业工作的总体工作要求,全面贯彻和落实市、县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采取积极有效的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就业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继续加大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力度。要实施公益性岗位开发计划,开辟更多就业岗位。大力扶持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性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抓好农民工创业园建设。

  (三)继续加大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的力度。要继续加强与职能部门的工作协调配合,以确保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到位。

  (四)继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宣传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使登记失业人员了解政策、掌握政策、享受政策,使符合条件的登记失业人员通过就业政策实现就业,营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社会氛围。

  第四篇:202x稳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20XX年,XX区人社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脱贫攻坚“稳就业、保就业”的要求,围绕“稳存量、调结构、提质量、促增收”的目标,以就业培训为基础、以落实政策扶持为保障、以强化考核为手段、坚持对外输出转移与就近就地转移相结合,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完善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抓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一)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XX区目前有农业人口24。3万人,其中实有劳动力123844人。全区易地搬迁人口有8655户31954人,实际有劳动能力的搬迁人口有16384人。

  (二)全年转移就业任务完成情况

  1、全区转移就业情况。20XX年XX区农村劳动力已转移就业117261人(脱贫劳动力5112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4%,转移人数较去年增长了5978人。其中,区内转移58054人(脱贫劳动力24085人),区外省内转移46944人(脱贫劳动力21857人),省外转移12263人(脱贫劳动力5186人),转移就业率达到94。7%。

  2、易地搬迁转移就业情况。XX区易地扶贫搬迁实有劳动力中实现转移就业15873人(脱贫劳动力9363人),其中省外1294人(脱贫劳动力672人),市外省内1254人(脱贫劳动力802人),区外市内4568(脱贫劳动力2507人),区内8757(脱贫劳动力5382人),转移就业率达96。8%。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继续抓实春风行动、城乡居民基础信息统计、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就业技能提升、劳务协作、服务保障“六大就业扶贫行动”,压实各级转移就业工作任务,将转移就业工作纳入XX区20XX年重点工作考核。通过“百日攻坚”“调结构、促增收”等行动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一是做好务工情况摸底排查。发挥村“三委”和就业扶贫队员、农村劳务经纪人等力量,采取多形式、多渠道集中开展务工情况大排查,形成农村劳动力清单、春节返乡及返岗人员清单、有就业意愿人员清单,并将信息录入、更新到“云南省农村劳动力动态调查管理信息系统”。二是开展省外稳岗走访。“百日行动”以来,XX区人社局组建工作专班,深入省外(上海、江苏、广东等地)企业开展调研和稳岗3次,充分挖掘优质企业岗位资源,做好岗位储备,并实时掌握外出务工人员工作动态和思想状态,开展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送维权等活动,力争把省外务工人员稳在当地、稳在企业。三是开展岗位信息推送及专场招聘活动。开展多方位优质线上、线下岗位推荐,确保在疫情防控期间服务不中断。通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服务、就业微信群推送、重点优质企业面对面推荐等形式搭建劳务供需对接平台,针对性推荐岗位信息,促进提升宣传实效。截止目前,XX区利用网络平台发布企业招工信息17期,提供有效就业岗位7万余个,深入各乡镇(街道)、移民新区、白鹤滩移民搬迁点召开专场招聘会16场。四是开展转移就业输送。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供需对接、稳定就业”的思路,广泛动员劳务经纪人、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和用工企业参与有组织转移就业,为外出务工群众和用人单位搭建精准对接平台,引导区内就业人员和未就业及返乡人员向省外优质岗位转移就业。年初通过“点对点”劳务输出共组织输出667人到省外务工。截止10月底,转移到省外就业12263人(脱贫劳动力5186人),较2020年省外务工人员增长了3798人,较“调结构、促增收”行动前增长了2698人。五是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加大支持返乡农民工等人员就业创业力度,通过显示屏、公共就业服务网、外出务工联络站、外出务工人员微信群、进村入户等形式,开展一系列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截止目前,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签约第三方人力资源机构12家。六是开展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行动。挖掘区内用工潜力,通过整合区级各行业、重点工程领域的资源,吸纳人员就地就近就业。开发乡村公共服务岗位。针对部分贫困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家庭成员中有残疾人或患重病等情况,累计开发乡村公共服务岗位5000个,托底帮扶“三无”就业困难劳动力“家门口”上岗。截止目前,累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5000个,在岗3735人。建设扶贫车间,引进代加工企业帮助“家门口”就业,截止目前共认定50个扶贫车间,带动就业7067人。七是抓实易地搬迁人员就业。充分发挥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创业服务站作用,继续抓实“45555”工作模式,强化精准摸底、精准对接、精准培训、精准就业“四个精准”措施、落实“逢五工作”机制,从体制、平台、路径上构建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服务总体思路。

  二、落实各项促就业政策,帮助各就业群体积极就业

  (一)多渠道促进就业。

  以职业介绍所为平台,开展职业介绍、求职登记、就业推荐和政策咨询等服务。截止目前,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302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181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072人,开发公益性岗位439个,城镇登记失业率8。87%。

  (二)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就业空间,积极落实创业政策,促进我区城乡失业人员及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继续开展创业担保贷款、“贷免扶补”创业贷款,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回访、出租车平台宣传、电视台等多渠道宣传贷款政策,截止目前共计印发宣传材料1万余份,成立工作组分组入户发放宣传材料3千余户。通过电话回访对17-20年已贷款人员及20年新注册店铺电话推荐2856人次,短信推送贷款政策2269人次。目前,全区创业担保放款184户(其中:个人创业担保贷款138户、金额2440。9万元,“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46户、金额867万元),放款3307。9万元。

  (三)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积极依托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展电工、育婴师、面点师等“订单式”、“定向式”技能培训,推动就业技能培训与就业岗位,产业发展需求与劳动力培训需求精准对接。截止目前,共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5192人,完成目标任务5000人的103。84%。

  (四)抓实失业保险工作。一是落实失业保险费率降低政策。20XX年1-10月,与失业保险原费率3%相比,减收企业743。55万元失业保险费。二是及时发放失业保险金,保障失业人员生活。截止20XX年1-10月,全区正常足额享受失业待遇人员12615人次,发放金额1708。15万元。三是做好稳岗返还工作。按照省市安排,积极做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工作。目前,审核符合211家企业,涉及5381人,已发放195家企业,33。28万元。

  (五)抓实高校毕业生工作。充分利用XX人社微信公众号、高校毕业生服务窗口、20XX年高校生QQ群等面向社会、面向广大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大力宣传省、市就业服务、扶持创业、基层就业、就业援助等就业创业政策。截止目前,高校毕业生档案接收269份,登记报到239人,开发大学生公益性岗位托底12人,就业服务率达100%;见习在岗75人。

  三、下步工作

  (一)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一是做好已就业人员的稳岗工作。依托外出务工人员服务联络站及3个外出务工人员流动党支部做好已就业人员的稳岗服务工作。二是做好因企业经营问题失业人员的转岗工作。加强与外出务工人员服务联络站的沟通对接,对因企业经营问题造成失业的,尽量协调当地人社部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企业,实现原地转岗;对返回到XX的,继续开展送岗上门服务,加强培训,促进再次就业。三是加强宣传。对一些因企业减薪选择转岗或返回的人员,动员辖区内各方力量对其进行宣传,告知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帮助其转变思想观念,促进稳定就业或者重新择业。四是继续不折不扣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实减税降费,让企业释放更多利润空间,让企业轻装上阵,让市场发展更有活力,在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况下,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市场风险和成本压力。五是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便捷的就业服务,严格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

  (二)加大培训力度。一是紧紧围绕区内外用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按照“人社部门牵头、乡镇(街道)组织、培训机构承办、部门协同、个人参与”的原则,以职业培训机构为依托,对有能力、有意愿、有条件的贫困家庭劳动力有针对性组织开展一次以上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推荐,使其熟练掌握实用技术。二是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围绕劳动力就业意向、培训意愿以及区内外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建立用工信息与培训工作衔接机制,由就业部门将用工信息提供给培训机构或用工企业进行培训引导。提高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外技能培训比例,让更多具有XX本地特色、有市场需求的保安、护工等工种纳入到技能培训中。继续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分类制定实名制培训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对已就业人员,采取短信送学等多种方式,开展法律知识、心理健康、安全防范等知识培训,提高稳定就业质量;对居家就业人员,开展网络创业、电商等知识培训,提高创业成功率;对有外出就业意愿人员,对接市场需求紧俏岗位,创新培训方式,以工代训、定岗培训、订单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

Copyright © 2017 www.zhaowe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找文台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2014531号-4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