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双减政策教师心得
双减之浅见
这一阵双减政策应该是喊的比较热,教育的内卷,孩子的休息时间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不能保证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没有内动力,孩子的创造力受到扼杀,这都是双减政策提出的背景。每一个人都意识到,现在教育必须要改革,考试评价方式要改革,可是为什么每种改革总是不能够真正做到落地生根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最根本的在于高考评价方式等不改变。
作为高考大省的河南,名校屈指可数。学生要想接受优质的教育,要想上名校,只能付出比别的地方更多的时间,更大的代价。高考名校在河南的招生名额不变,而学生又想要上名校,不内卷,不拼时间,不拼努力还能拼什么呢?学生难道不知道高强度的学习,身体受不住吗?教师难道不想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吗?学校难道不想按照国家规定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吗?
可是高考的评价方式在哪放着,985名校的招生名额,在那摆着。对更多的学生来说,要想通过高考改变自己人生的命运,要想走进名校,除了拼时间,除了拼努力,他还能拼什么呢?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公平,优质教育资源太过于少,就注定了双减政策很难落地生根。
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也导致双减政策流于形式。
国家采取了很多的政策,也采取了对乡村教师倾斜的政策,可是不可否认,优质教育资源还是集中在城市,集中在大城市,集中在一线城市。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公平,注定孩子们所接受的教育是不平等的,对农村孩子对不发达地区的孩子,要想和这些有着优质教育资源的孩子,在同一个标准进行评价,他们除了拼时间,拼努力,拼父母对教育的支持程度,还能够拼什么呢?
正如大家都在剧场里看戏,一个人站起来,为了看的更清楚,就会有更多的人站起来,更多人站起来,如果有一个人站在凳子上,那么大家都会站在凳子上。而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一种无序的竞争。我们现在双减政策,虽然国家下了的明文规定,也有了明确的要求,但是从一开始大家都不是在同样的起跑线上,都不是接受同样的教育资源,那么你又怎么能够做到所有的地区,所有的孩子都按同样的标准进行学习呢?
我总认为国家出发点是好的,政策也是好的,体现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对于学生兴趣的保护。体现了国家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到达自己所能到达的高度,接受自己应该的教育,可以在自己热爱的感兴趣的岗位上,作出应有的成效。可是还是那一句话,政策是好的,出发点也是好的,要想真正能够让这些政策落地生根,必须从上层开始,首先要做到名校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能做到选拔人才的多样化。
用人制度,选拔人才,评价方式的改变,必然会带动相应的教育的改革,也会能够更好的保证双减政策的落地生根。如果上层评价方式和用人制度没有根本的改变,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够做到公平分配,那么双减可能也只能是一阵风,可能很难落地生根。
第二篇:双减政策教师心得
郭亚锋
这一周末,刚好能够闲暇下来,就带着儿子回到了老家,一个小时的车程。老家在郑州市市郊,属于最篇西南的方向,和城市的生活节奏相比,老家的生活节奏相当的慢,弟弟家响应国家号召,有三个孩子,每次儿子最快乐的时刻就是能带着弟弟妹妹玩,周六晚上他们玩的很晚才睡。我也是陪着他们,有读书有游戏,最后都是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入睡。第二天一早就听见父亲和母亲起床的声音,我也醒来,就干脆不睡了,一看表还不到七点,起来之后看到几个孩子睡在一张大床上,两个小家伙一个上一年级一个上二年级,都睁着眼睛,在讨论昨天做的好梦,两个上四年级的孩子还正在床上酣睡,没有一丝醒来的迹象,我对两个小家伙说:“不要赖床,走我们一起去田间晨练去!”很快两个小家伙就自己穿好衣服也没有洗脸,就跟着我出门了,我问他们怎么不洗脸,他们说锻炼完回来刚好会热,洗脸不冷。我的心里在想,多么纯净的话语,多么童真的想法。
我们出门,走出了村头的柏油路,到了村边的崖头边上,一条来回回转的小窄道向下延伸至十几米的地方,小路只有你三十厘米宽,在每一个之字形的拐弯处就会有总会有一块大石头承载着台阶式的小路,两个小家伙在前面探路,尽管这是我十几年前经常走的一条路,但是还是走的小心翼翼,两个小家伙还不是的转过头来提醒:“大伯,走这样的路一定不要太快,要脚尖着地,才能站得稳,走得稳!”我朝他们会心一笑,算是接受了他们的建议。接着我们又走过了小时候经常摸鱼抓虾的林头河,今年雨季水量充足,到处都是泉水,差一点过不去,经过跳跃,踩点,我们终于到了当时文化大革命时期建造的十几米宽的河道岸边,河里的水在淙淙的流着,河底已经长满了绿苔一样的纱衣,我们老家叫“蛤蟆衣”,我们就顺着河岸向乡镇的方向走,初升的朝阳,潺潺的流水,微微的晨风,远近刚刚长出的麦苗,两个可爱的小侄子,一路上欢声笑语,聊得话题也是天南海北,上天入地,孙悟空,奥特曼总之只要他们知道的,都讲给我听,我也随声附和着,也像孩童一样,相信神力的存在,相信美好的未来。
河道两岸是一个个的“高谈阔论”,不时传来欢笑,让寂静的河道显得更有生气。突然,上一年级的小家伙说:“看,那个地方有一个好东西。”我们一起跑过去,真的是一块好大的乐高积木,就这个距离来说,我也能看到,只是没有注意到,当捡到积木时,小家伙不忘补一句:“奶奶说我是火眼金睛,我还真是火眼金睛。”也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说了一句,小家伙就记住了,这个优点,在他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用到,并且总是引以为傲。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现在的双减政策,还出台了《家庭教育促进法》等,这些看似在为孩子们减轻负担,但是孩子进入高年级的学习中真的会减压么?作为教师的我,自我感觉教育孩子还是有办法的,经常对自己的孩子宽容,教育,让各种教育方法都运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但是孩子们的身心是不放松的,比如周末的早晨,他们应该是没有任何压力的起床,可是一想到起床之后的作业,就会懒得起,想再睡一会,而这另个没有写的作业,一早就想起来去感受外面平时在学校看不到的美景。
每当我们的父母辈宠孩子的时候,我们都会说,就你们爱孩子,你们的方法已经过时了,可是当父母反驳我们,在过时不是也把你们养大了,并且还养的这么好。这是我们也就我话可说了,想一想父母辈宠孩子恰恰是保护了孩子很多的童真。现在我们做父母很多时候都是想尽快的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加成熟,更加懂事,但是当孩子没有经历过受挫,没有经历过犯错的后果,甚至是只比弟弟大一岁的各个要得到多少道德绑架,而这些互让我们的的孩子失去多少童年的哭泣和欢笑。
双减,我认为减的不是作业,而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父母对孩子的陪伴,父母对孩子的肯定,父母对孩子的关注,父母对孩子的童心保护,社会对孩子的目标取向。
第三篇:双减政策教师心得
双减政策下教师如何提升教育教学力
2021年5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双减”工作的总体目标分为两个方面。在校内方面,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校外方面,使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各种乱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训热度逐步降温。
一年内使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有效减轻,三年内使各项负担显著减轻,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教师该如何提高教育教学力呢
一是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效率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教师在备课中应有针对的备课,在教学中也应有针对性的教学,会的不讲,讲了不会的不讲。在教学中应看到学生的差异,承认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二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双减工作落实后,学生的自主支配时间多了,首先引导学生提高自主支配时间的有效性。其次,要做好学生休息时间的引导,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有充沛的精力。学生在学习中也应注意,循序渐进。
三提高作业效率。教师布置作业前,应做到广泛浏览博览,做到心中有数,作业布置时要做到少而精,指向性明确,针对性强。教师作业反馈应及时,也可以发挥“小教师的作用”,兵教兵将教将达到团队协作的目的。
四是切实减轻教师负担。在双减工作中学校教师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让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中,才能有效达到双减的目的。在教学以外的包保、控辍保学、家访……这些在校外的工作是看不到的,占了教师大量的精力,但这必须也应该是老师该做的。有些工作如果可以的话,还是让老师单纯些,少做些如学法用法、考试、点赞、APP统计……尽量还老师以教学为主。
当然,双检工作离不开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这里只提到了学校中的老师,其他还需我们共同加油。
第四篇:双减政策教师心得
双减政策的出台,让作为老师的我看到了我们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决心和毅力。政策的出台,对家长、教师、学生来说都是一个福音,将减轻家长的负担,让“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有了希望。同时也监督着教育者,要想更多办法去努力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希望能够加大力度将改革政策落到实处,切实取得好的效果。
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贯彻党的教育防战,遵循教育规律,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不要让成绩压力过度施加到学生身上。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我们培养的是祖国的栋梁,祖国的有用之才,而不是学习的机器。俗话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及时关注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扬优势,弥补不足。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阵地的作用,让学生的学习更好的回归校园,适当的减少校外培训和补习班,给学生自己消化、自己安排学习时间的自由。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地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也是教师的使命。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以教书育人为导向,克服“唯分数”的评价方式,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深化课堂改革、提高校内的教育质量、完善课后服务,当学生人生的领路人和前进方向中的人生导师。为学生的成长引路导航,撑起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做学生的心灵导师和知心朋友。
双减政策为有志向、有目标、有想法的老师,带来了更大的舞台,而不是枷锁。双减政策的逻辑就是让学习回归校园等等,必须通过校外的学习来补充,在这个基础上,孩子们还要预习,甚至超前学习。有的孩子“吃不饱”,还得大量超前,大量覆盖。现在孩子们的学习最大程度的回归学校,老师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和学生们交流,面对面的沟通,能够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更加的高效。作为老师,要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能够鼓励和支持学生的想法,不要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做一名人民、家长满意的教师,牢记初心,教书育人,不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