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教案(精选6篇)

公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教案(精选6篇)
时间:2023-04-23 13:00

  第一篇:公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教案

  知识目标

  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等有关概念,并会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和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实物投影

  1、师:在一望无际呼伦贝尔大草原上,一头老牛和一匹小马驮着包裹吃力地行走着,老牛喘着气吃力地说:累死我了,小马说:你还累,这么大的个,才比我多驮2个老牛气不过地说:哼,我从你背上拿来一个,我的包裹就是你的2倍!,小马天真而不信地说:真的?!同学们,你们能否用数学知识帮助小马解决问题呢?

  2、请每个学习小组讨论(讨论2分钟,然后发言)

  这个问题由于涉及到老牛和小马的驮包裹的两个未知数,我们设老牛驮x个包裹,小马驮y个包裹,老牛的包裹数比小马多2个,由此得方程x-y=2,若老牛从小马背上拿来1个包裹,这时老牛的包裹是小马的2倍,得方程:x+1=2(y-1)

  师:同学们能用方程的方法来发现、解决问题这很好,上面所列方程有几个未知数?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多少?(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1)

  师: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注意:这个定义有两个地方要注意①、含有两个未知数,②、含的次数是一次

  练习

  下列方程有哪些是+2y=1xy+x=13x-=5x2-2=3x

  xy=12x(y+1)=c2x-y=1x+y=

  二、议一议、

  师:上面的方程中x-y=2的x含义相同吗?

  第二篇:公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教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2、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值

  3、能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学习重点:

  1、用作图像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值

  2、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学习难点:

  1、做图像时要标准、精确,近似值才接近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计算准确,方法适宜

  学习方法:

  先自学课本,用心思考自主学习部分,努力独立完成,再与其他同学讨论未明白的内容。课上展示,针对自己不明白问题多听多问。

  自主学习部分:

  问题1。(1)方程x+y=5的解有多少组?写出其中的几组解。

  (2)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描出以上这些解为坐标的点,它们在一次函数y=5-x的图像上吗?

  (3)在一次函数y=5-x的图像上任取一点,它们的坐标适合方程x+y=5吗?

  (4)以方程x+y=5的解为坐标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像与一次函数y=5-x的图像相同吗?

  (5)由以上的探究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2。(1)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内分别作出一次函数y=5-x和y=2x-1的图像,这两个图像有交点吗?如果有,写出交点坐标?

  (2)一次函数y=5-x和y=2x-1的交点坐标与方程组的解有什么关系?你能说明理由吗?

  (3)由以上探究过程,我们发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除了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还可以用法解方程组;我们还发现可以利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

  合作探究:

  1、用做图像的方法解方程组

  2、用解方程的方法求直线y=4-2x与直线y=2x-12交点

  第三篇:公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的消元思想,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二)能力训练要求

  1、会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初步体会数学研究中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在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从而初步理解化未知为已知和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中,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会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初步体现数学研究中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三。教学难点

  1、消元的思想。

  2、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四。教学方法

  启发自主探索相结合。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从中启发学生如果能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便可获解,从而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总结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五。教具准备

  投影片两张:

  第一张:例题(记作7。2A);

  第二张:问题串(记作7。2B)。

  六。教学过程

  Ⅰ。提出疑问,引入新课

  [师生共忆]上节课我们讨论过一个希望工程义演的问题;没去观看义演的成人有x个,儿童有y个,我们得到了方程组成人和儿童到底去了多少人呢?

  [生]在上一节课的做一做中,我们通过检验是不是方程x+y=8和方程5x+3y=34,得知这个解既是x+y=8的解,也是5x+3y=34的解,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定义得出是方程组的解。所以成人和儿童分别去了5个人和3个人。

  [师]但是,这个解是试出来的。我们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难道我们每个方程组的解都去这样试?

  [生]太麻烦啦。

  [生]不可能。

  [师]这就需要我们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Ⅱ。讲授新课

  [师]在七年级第一学期我们学过一元一次方程,也曾碰到过希望工程义演问题,当时是如何解的呢?

  [生]解:设成人去了x个,儿童去了(8-x)个,根据题意,得:

  5x+3(8-x)=

  解得x=

  将x=5代入8-x=8-5=

  答:成人去了5个,儿童去了3个。

  [师]同学们可以比较一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列一元一次方程设未知数有何不同?列出的方程和方程组又有何联系?对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何启示?

  [生]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设出有两个未知数成人去了x个,儿童去了y个。列一元一次方程设成人去了x个,儿童去了(8-x)个。y应该等于(8-x)。而由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个方程x+y=8根据等式的性质可以推出y=8-x。

  [生]我还发现一元一次方程中5x+3(8-x)=34与方程组中的第二个方程5x+3y=34相比较,把5x+3y=34中的y用8-x代替就转化成了一元一次方程。

  [师]太好了。我们发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便可寻求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即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便可。如何转化呢?

  [生]上一节课我们就已知道方程组的两个未知数所包含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将中的①变形,得y=8-x③我们把y=8-x代入方程②,即将②中的y用8-x代替,这样就有5x+3(8-x)=34。二元化成一元。

  第四篇:公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初步掌握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初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

  培养学生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进一步丰富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2、通过”鸡兔同笼”,把同学们带入古代的数学问题情景,学生体会到数学中的”趣”;进一步强调课堂与生活的联系,突出显示数学教学的实际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重点:

  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难点:

  确立等量关系,列出正确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流程:

  课前回顾

  复习: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情境引入

  探究1:今有鸡兔同笼,

  上有三十五头,

  下有九十四足,

  问鸡兔各几何?

  “雉兔同笼”题:今有雉(鸡)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94足,问雉兔各几何?

  (1)画图法

  用表示头,先画35个头

  将所有头都看作鸡的,用表示腿,画出了70只腿

  还剩24只腿,在每个头上在加两只腿,共12个头加了两只腿

  四条腿的是兔子(12只),两条腿的是鸡(23只)

  (2)一元一次方程法:

  鸡头+兔头=

  鸡脚+兔脚=

  设鸡有x只,则兔有(35-x)只,据题意得:

  2x+4(35-x)=

  比算术法容易理解

  想一想:那我们能不能用更简单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回顾上节课学习过的二元一次方程,能不能解决这一问题?

  (3)二元一次方程法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1)上有三十五头的意思是鸡、兔共有头35个,

  下有九十四足的意思是鸡、兔共有脚94只。

  (2)如设鸡有x只,兔有y只,那么鸡兔共有(x+y)只;

  鸡足有2x只;兔足有4y只。

  解:设笼中有鸡x只,有兔y只,由题意可得:

  鸡兔合计头xy35足2x4y

  解此方程组得:

  练习1:

  1、设甲数为x,乙数为y,则“甲数的二倍与乙数的一半的和是15”,列出方程为_2x+05y=

  2、小刚有5角硬币和1元硬币各若干枚,币值共有六元五角,设5角有x枚,1元有y枚,列出方程为05x+y=65。

  三、合作探究

  探究2: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五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绳长、井深各几何?

  题目大意:用绳子测水井深度,如果将绳子折成三等份,一份绳长比井深多5尺;如果将绳子折成四等份,一份绳长比井深多1尺。问绳长、井深各是多少尺?

  找出等量关系:

  解:设绳长x尺,井深y尺,则由题意得

  x=

  将x=48y=11。

  所以绳长4811尺。

  想一想:找出一种更简单的创新解法吗?

  引导学生逐步得出更简单的方法:

  找出等量关系:

  (井深+5)x3=绳长

  (井深+

  解:设绳长x尺,井深y尺,则由题意得

  3(y+5)=x

  4(y+1)=x

  x=

  y=

  所以绳长48尺,井深11尺。

  练习2:甲、乙两人赛跑,若乙先跑10米,甲跑5秒即可追上乙;若乙先跑2秒,则甲跑4秒就可追上乙。设甲速为x米/秒,乙速为y米/秒,则可列方程组为(B)。

  归纳:

  列二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审:审清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设:设未知数。

  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解:解方程组,求出未知数。

  答:检验所求出未知数是否符合题意,写出答案。

  四、自主思考

  探究3: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板作侧面和底面,做成如图中竖式和横式的两种无盖纸盒。现在仓库里有1000张正方形纸板和2000张长方形纸板,问两种纸盒各做多少只,恰好使库存的纸板用完?

  解:设做竖式纸盒X个,横式纸盒y个。根据题意,得

  x+2y=

  4x+3y=

  解这个方程组得x=

  y=

  答:设做竖式纸盒200个,横式纸盒400个,恰好使库存的纸板用完。

  练习3:上题中如果改为库存正方形纸板500,长方形纸板1001张,那么,能否做成若干只竖式纸盒和若干只横式纸盒后,恰好把库存纸板用完?

  解:设做竖式纸盒x个,做横式纸盒y个,根据题意

  y不是自然数,不合题意,所以不可能做成若干个纸盒,恰好不库存的纸板用完。

  归纳:

  五、达标测评

  1、解下列应用题

  (1)买一些4分和8分的邮票,共花6元8角,已知8分的邮票比4分的邮票多40张,那么两种邮票各买了多少张?

  解:设4分邮票x张,8分邮票y张,由题意得:

  4x+8y=6800①

  y-x=40②

  所以,4分邮票540张,8分邮票580张

  (2)一项工程,如果全是晴天,15天可以完成,倘若下雨,雨天一天只能完成晴天

  的工作量。现在知道在施工期间雨天比晴天多3天。问这项工程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分析:由于工作总量未知,我们将其设为单位

  晴天一天可完成

  雨天一天可完成

  解:设晴天x天,雨天y天,工作总量为单位1,由题意得:

  总天数:7+10=

  所以,共17天可完成任务

  六、应用提高

  学校买铅笔、圆珠笔和钢笔共232支,共花了300元。其中铅笔数量是圆珠笔的4倍。已知铅笔每支0。60元,圆珠笔每支2。7元,钢笔每支6。3元。问三种笔各有多少支?

  分析:铅笔数量+圆珠笔数量+钢笔数量=

  铅笔数量=圆珠笔数量x

  铅笔价格+圆珠笔价格+钢笔价格=

  解:设铅笔x支,圆珠笔y支,钢笔z支,根据题意,可得三元一次方程组:

  将②代入①和③中,得二元一次方程组

  4y+y+z=232④

  0、6x4y+2。7x+6。3z=300⑤

  解得

  所以,铅笔175支,圆珠笔44支,钢笔12支

  七、体验收获

  1、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解决以绳测井问题

  3、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七、布置作业

  教材116页习题第2、3题。

  x+y=

  2x+4y=

  x=

  y=

  绳长的三分之一-井深=

  绳长的四分之一-井深=

  -y=5①

  ①-②,得

  -y=1②

  -y=5①

  -y=5①

  -y=5①

  X=

  Y=

  y-x=3②

  x=

  y=

  x+y+z=232①

  x=4y②

  0、6x+2。7y+6。3z=300③

  X=

  Y=

  Z=

  第五篇:公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能说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会辨别一个方程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2、通过探索交流,会辨别一个解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能写出给定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了解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3、会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说理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类比,探究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进一步培养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关注生活,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和相关性。即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但不是任意的两个数是它的解。

  2、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认识二元一次方程,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特点,体会到二元一次方程的引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2、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激发学习情绪,营造学习气氛,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探讨,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和相关性。

  3、通过学练结合,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一个数的3倍比这个数大6,这个数是多少?

  2、写有数字5的黄卡和写有数字2的蓝卡若干张,问黄卡和蓝卡各取几张,才能使取到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22?

  思考:这个问题中,有几个未知数?能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吗?如果设黄卡取x张,蓝卡取y张,你能列出方程吗?

  3、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时,你能列出怎样的方程?

  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发现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所列的方程:这两个方程有哪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与一元一次方程比较,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你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根据它们的共同特征,你认为怎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巩固新知

  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1)(2)(3)(4)

  五、总结

  比较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

  如果一个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项都为1次方,那么这个整式方程就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有无穷个解,若加条件限定有有限个解。

  第六篇:公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2)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3)会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能力目标:

  1)渗透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思想。

  2)通过尝试求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2)在积极的教学评价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

  难点: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求出方程组的解。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本班共有40人,请问能确定男*各几人吗?为什么?

  (1)如果设本班男生x人,*y人,用方程如何表示?(x+y=40)

  (2)这是什么方程?根据什么?

  2、男生比*多了2人。设男生x人,*y人。方程如何表示?x,y的值是多少?

  3、本班男生比*多2人且男*共40人。设该班男生x人,*y人。方程如何表示?

  两个方程中的x表示什么?类似的两个方程中的y都表示?

  象这样,同一个未知数表示相同的量,我们就应用大括号把它们连起来组成一个方程组。

  4、点明课题: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取数据,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探究新知,练习巩固

  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1)请同学们看课本,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的概念,并找出关键词由教师板书。

  [让学生看书,引起他们对教材重视。找关键词,加深他们对概念的了解。]

  (2)练习:判断下列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x+y=3,x+y=200,

  2x-3=7,3x+4y=

  y+z=5,x=y+10,

  2y+1=5,4x-y2=

  学生作出判断并要说明理由。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1)由学生给出引例的答案,教师指出这就是此方程组的解。

  (2)练习:把下列各组数的题序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

  x=1;x=-2;x=;-x=

  y=0;y=2;y=1;y=

  方程x+y=0的解,方程2x+3y=2的解,方程组x+y=0的解。

  2x+3y=

  (3)既满足第一个方程也满足第二个方程的解叫作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练习:已知x=0是方程组x-b=y的解,求a,b的值。

  y=0。55x+2a=2y

  (三)合作探索,尝试求解

  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索如何寻找方程组的解呢?

  1、已知两个整数x,y,试找出方程组3x+y=8的解。

  2x+3y=

  学生两人一小组合作探索。并让已经找出方程组解的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讲明自己的解题思路。

  提炼方法:列表尝试法。

  一般思路:由一个方程取适当的xy的值,代到另一个方程尝试。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探索并解答问题,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2、据了解,某商店出售两种不同星号的“红双喜”牌乒乓球。其中“红双喜”二星乒乓球每盒6只,三星乒乓球每盒3只。某同学一共买了4盒,刚好有15个球。

  (1)设该同学“红双喜”二星乒乓球买了x盒,三星乒乓球买了y盒,请根据问题中的条件列出关于x、y的方程组。(2)用列表尝试的方法解出这个方程组的解。

  由学生独立完成,并分析讲解。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学哪些知识和方法?(二元一次方程组及解概念,列表尝试法)

  2、你还有什么问题或想法需要和大家交流?

  3、作业本。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课设计主线有两条。其一是知识线,内容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到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概念再到列表尝试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第二是能力培养线,学生从看书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到学会归纳解的概念,再到自主探索,用列表尝试法解题,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是本课设计的主要理念。由学生给出数据,得出结果,再让他们在积极尝试后进行讲解,实现生生互评。把课堂的一切交给学生,相信他们能在已有的知识上进一步学习提高,教师只是点播和引导者。

  3、本课在设计时对教材也进行了适当改动。例题方面考虑到数*时代,学生对胶卷已渐失兴趣,所以改为学生比较熟悉的乒乓球为体裁。另一方面,充分挖掘练习的作用,为知识的落实打下轧实的基础,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Copyright © 2017 www.zhaowe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找文台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2014531号-4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