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惊一场(精选4篇)

虚惊一场(精选4篇)
时间:2023-04-09 08:45

  第一篇:虚惊一场

  邢宇轩

  傍晚时分, 我正悠闲地看着一本恐怖小说。忽然,天空中乌云密布,下起小雨,一股寒风也随之流进了屋子,我的心里出现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这时有人上楼了。“等一下,这么晚了,怎么还会有人上楼?”几声微弱的脚步声传入了我的耳中。难道是鬼?

  想到这儿,再联系起刚刚那本小说里的内容, 我不禁向后退了两步。紧接着“咚咚咚”几声敲门声传来, 我心想: 我也没做过亏心事啊, 怎么就鬼敲门了呢?

  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还是壮了胆,偷偷看了一眼。

  咦?门口怎么没人?

  可这时只听“咋嚓”一声, 一道闪电照亮了整条楼道, 一个高大的身影映入了我的眼前。看到这幕,我双腿发软倒在了上。

  事已至此,也只有这个办法了。我立马拿出了压箱底的符,贴到了门上,可没有用。难道是外国的鬼?我不禁愕然。

  我又念起咒语,哎,还是不能停止, 看来只能用暴力解决了。于是我鼓起勇气准备和他决一死战——开门!不过眼前的这个人怎么这么像总给我家送快递的叔叔呢?

  定睛一瞧,果真是他!原来是虚惊一场呀!

  第二篇:意想不到

  赵泓策

  一次寒假,我住在姥姥姥爷家。有一天晚上我下床喝水时,突然听到了密集的枪声,紧跟着就是一阵爆炸声,还能闻到异味。我猛地反应过来,是芥子气!

  那枪声越来越大,还不断传来了惨叫声。芥子气发出的大蒜味也更浓了。难不成是美国人入境之后释放了毒气吧!我的心不安宁,从身后柜子中飞速的拿出了一只N95口罩戴上。

  等枪声小了一点后,我冒着“生命危险”走出房门。突然注意到地上出现一滩“红水”。该不会有人在战斗中牺牲了吧?还是输血袋流出了血?我心生一阵恐惧,不敢再想下去。

  外面的枪声又大了起来,还传来了手雷的引线声。出于本能,我趴在了地上,不让手雷炸到自己,好晚点去见阎王。

  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枪炮声不绝于耳。想必英勇的解放军战士正站立在鲜血染红的大地上与敌人进行着殊死搏斗。屋外的冲杀号令一声接一声,枪响连成片。正当我要再次冲出去时,突然听到一句网红台词:“二营长,你的意大利炮呢?给我拉出来!”

  我愣住了,出去一看,原来是姥爷一边看《亮剑》,一边在种蒜苗…… 至于那“血”,不过是地上的水,被我“补脑”成了血。真是意想不到!

  第三篇:虚惊一场

  姚依铭

  一个漆黑的夜晚,我独自在家,此时外面乌云密布,一朵大黑云遮住了天空。

  外面电闪雷鸣,风“沙沙”地吹着窗帘,我越听越害怕,抽出床盘边的玩具剑,想壮壮胆,此时我真希望爸爸、妈妈在家,我离开卧室去了客厅。

  这时“咚咚”的声音从楼上传来,还有沉重的脚步声。

  突然,一块血迹斑斑骨头掉到了我家阳台上,我汗毛竖了起来,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我想不会是人的骨头吧!我头皮一麻,然后我闻到了血腥味,此时很沉重的脚步声再次传来,接着是敲门声,不会是有小偷或是抢劫的来我家了吧?

  我迅速跑回卧室盖了被子,门外传来了,“姚依铭!”这声音有熟悉又陌生。我问是谁,却没人回答,我非常疑惑,蹑悄悄地走到门口,用颤抖的声音问:“你 -是-谁?”没有回声,我轻开了一点门缝看看外面,没想到我和他对视了:我不会成为他的下一个目标吧!我咽了一下口水,冒出了一身冷汗!

  我在极度紧张中反应过来了,他是我楼上的叔叔,后来才知道他在家处理牛腿骨时候不小心把骨头从楼上掉了下来。

  我的小心脏呀,真是虚惊一场呀!

  第四篇:一场虚惊

  刘迪

  这天晚上,我和爸爸去剪发,我剪完了,就先回去了,外面暴雨倾盆,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住了,打了个踉跄,心里就一直忐忑不安,我预感应该会有什么事要发生了。

  我打着伞,雨滴在伞上“咚咚”直响,我的心也随着雨滴“咚咚”直跳,忽然,我听见一阵细微的脚步声,当我停下脚步再一听,声音竟没有了,我壮着胆子往前走,那个脚步声又出现了,而且比之前快,我的心立马就提起来了。我用余光看了一眼,只见一个挺高挺壮的人正在跟着我,他好像也注意到我看他了,把伞压的更低了,而我的心又提高了一截。

  忽然一阵微风吹过,把树叶吹得“呜呜”直响,我忽然想起前几天新闻里的人口失踪案,不会……是他干的吧?我的心“嗵嗵”直跳,好像装了一万只兔子。

  忽然,我面前出现了个人,我顾不了那么多,直奔那个人跑走,忽然,一阵沙哑地声音说“你往哪儿跑啊?”我心里“砰砰”直跳,想:完了完了,但这个声音……好熟悉,回头一看,竟然是我爸!

  哎,真是虚惊一场啊!

Copyright © 2017 www.zhaowe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找文台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2014531号-4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