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军训日记500字
自从8月23日军训以来,到现在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三天军训。
虽然累,但也明白这并没有累到很严重的程度,是我们高一新生完全可以承受的程度。当然,也多亏了教官们有松有紧的训练安排,既有连续、严格的训练,又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在军训的开始,我就告诉自己,要有原则:吃得苦,霸得蛮;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要做一个优秀的学生,就要保持绝对的坚强,无论如何不能倒,无论如何都要服从命令。
烈日灼人,这正是锻炼意志力的时机,经过灸烤的心更加坚强。
这几天也有许多的抱怨与不满,比如被晒得脸上火辣辣地疼,原来白皙的皮肤慢慢变黑,喝水要赶时间,休息要听安排,不能有一点点特立独行。
但我更相信:
扛得过晒伤的疼,就撑得过生活的难;
不因慢慢变黑的肤色难过,就能因慢慢进步的成绩快乐;
服从严格的管教,就更能适应生活中多变的规章制度;
在队伍中整齐划一,就更能在生活中绽放独特的美。
再撑四天,期待全新的自己!
第二篇:军训日记500字
告别初中的生活,我来到了高中,而进入高中时,第一天便是军训,记得刚进初中时,也进行了军训,但印象中似乎也不是太难,没有想到初中军训与高中军训相差如此之大。
转眼间,七天的军训生活便即将结束,每一天的军训基本都是高温下进行的,八月的太阳还很烈——即便是八月末。几天的时光似乎就让皮肤晒黑了许多,每天的军训让汗水浸湿了衣裳。而当下雨的日子来临,也依旧在雨下坚持着训练。这应该也算是风雨无阻了吧!或许从小到大最累的日子也不过如此吧!即便我也期盼着军训的生活早点度过,但无疑,军训也教给了我,让我得到了很多。
军训让我懂得坚持后的胜利如此美好,风雨过后的彩虹如此绚丽。每一天的训练让我感到手脚酸痛,怀念家中舒适的生活。但当每天的训练过后,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满足,当克服困难之后所带来了成就感,让我心中全是满满的自豪与兴奋。
军训让我懂得了团结。在军训中的许多训练都是需要大家一起配合的,只有当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做的更好,更不论当我们的荣誉全部连在一起。一荣共荣,一损俱损之感,与一人犯错全班受罚,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我们是一个大集体。
军训让我更快的融入这个集体,适应生活,获得新的友情。刚来到学校,对这里的一切都是感到陌生的。整个班级都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对陌生环境的不适与对家中的思念,萦绕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而军训让我们在一起共同训练,一起度过日日夜夜。在军训的日子里,我认识了许多新的同学,他们的性格各异,却都让我不再对这片土地感到那般的陌生与格格不入。
在军训的生活中,我学会了唱军歌,认识了来自各地的教官与同学,教官带着我们度过这段军训生活,同学们陪送我走过这段军训生活,告别躲在空调中不愿出去领略生活的日子。新生活的篇章,由军训写下第一笔。
第三篇:军训日记500字
军训,于我是个魔鬼般的存在。但其实很简单,只是受苦,没有太多可怕的未知,只要坚持,尽头就在眼前。但军训,其实也于我个是美好的事物——我可以锻炼了,换个角度是,我可以有长高的机会。于是,我在尝试接受军训,并喜爱上军训的苦。
很开心,今天的天气真的是极极讨人喜欢的。风吹在身上也带来清爽,太阳并不嚣张,经过一系列冗长的讲话后爆发响亮的掌声后,第一个十分钟的站军姿,怎么说呢?惨绝人寰。一开始是轻松的,一切都很好,心中满满是对一中的向往,对新同学的好奇目光不受控制的四处瞟,慢慢,手变酸了,原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手会光酸,也许疼痛是从上感知到下的?然后我的整条腿完美退休了。那种感觉,不是痛。不是酸,更像是麻木。我尝试身体向前倾来转移重心,使脚跟内神经恢复,过了一会尝试后面倾……不断循环,我努力的让大脑接受来自脚的信息,摆脱麻木,我想抬手看表,看看这个“十分钟”有多长,但想到很荒唐,重心重回站军姿。
后来的站军姿,练踏步,转向都无疑是煎熬,但似乎忍一忍就过去了,最让我喜欢的是应该是转向,我喜欢转身的那种豪爽,喜欢众人脚步很齐的摩擦声,那种散发力量及感知身边人同步的快感,都使我喜爱。
下午的太阳出来了,让人更加烦燥,我没有取下手表,于是违反了军令,很不愉快的在阳光下站了许久,也许前不久,只是感觉很尴尬,很不好意思,在太阳的炙烤下,汗水流入眼中混夹着防晒霜的感觉,使我的眼睛很湿。我尝试挤出眼泪来洗掉这种令人厌烦的东西,可汗水不停的流下,也不停的滴入眼中,眼镜也开始下滑,我想闭上眼睛来杜绝这种伤害,但倔强的怕教官看到后以为我态度不正。幸好,仁慈的教官又叫了我们回到阴凉处。我顿时感受到了来自世界的善意,舒服了很多,我决定这七天再也不看表了,同时也觉得认真听话真的很重要。
对了,还有一中校歌,嗯,是很好听的。
明天会更好。
第四篇:军训日记500字
我们之所以要军训,就是要学习军人,学习他们的意气,学习他们的刚强。
——题记
学习意气
何谓意气?意气,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风谷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慨,没有意气,就像红杉没有坚固的根基,挺拔的翠竹没有给予其自信的阳光。
我们学习意气,学的便是军人在战场上金戈铁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满腔热血的意志;学的便是军人宁死不屈,“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刚劲勇猛的气慨,这便是意气。
学习刚强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刘桢的一席话,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刚强。雪山上独立的一株青松,刚劲挺直,大风吹不折,大雪压不弯。遒劲的枝条虽被压弯,但无论如何却也不会被压折。正是这种刚强,使得青松有这种力量,决不后退半步。
军人之刚强,体现在站岗放哨的士兵身上,他们不管气候如何恶劣,条件多么落后,他们都不会后退半步,身躯站得笔直,好似一棵青松;军人之刚强,体现在战斗中的奋不顾身。不管力量多么悬殊,他们总是听从命令,口令一旦下达,便会奋不顾身地去完成,这便是刚强。
学习军人,学习他们的蓬勃向上的意气,学习他们坚忍不屈的刚强。身为学生的我们,学习这种意气与刚强,学习军人,磨砺身躯,充满朝气。人,要有意气,要意气风发;人,要能刚强,要刚毅强势。学习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