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x中国梦追梦人人物奋斗事迹
人物介绍
陈xx,研究员,省女科协党支部委员,xx工业大学中药健康产品研究所所长、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中药制剂团队负责人。
在不久前北京展览馆举办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xx工业大学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中药制剂团队负责人、中药健康产品研究所所长陈xx研究员主持研发的铁皮石斛大健康系列产品精彩亮相。
很多人会疑惑,陈xx团队研制的铁皮石斛国草饮、护肤品有什么高科技含量?为何得以入选?当被问及缘由时,陈xx边捧出一大叠近些年团队围绕铁皮石斛做的论文,边讲述了她是如何结缘铁皮石斛研究,助力将一株仙草做成一个大产业的。
为了研究透素有“仙草”之称的铁皮石斛,她的团队数十人围绕铁皮石斛功效及其生物学机制,开展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工作。
研制铁皮石斛大健康产品
在《神农本草经》中,铁皮石斛被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具有独特的“滋阴益胃”、提高免疫力等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然而,铁皮石斛也被列为世界濒危保护植物。直到上世纪90年代,xx省在全国率先实现铁皮石斛人工栽培、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进入21世纪后,xx成为全国铁皮石斛主产区,铁皮石斛产业化深度开发需求亟需解决。
2004年,31岁的陈xx风华正茂。拿到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博士学位的她,立志要学以致用,将自己所学服务社会、服务老百姓。
2006年,正当xx铁皮石斛规模化种植兴起时,市面上却出现了以次充好、难辨真伪的石斛。这引起了xx省政府各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随即发布《铁皮石斛药材及相关产品质量标准研究》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也就是在这一年,陈xx所在的吕圭源教授团队拿到了这个重大专项。从此,她开始结缘并深入铁皮石斛研究。
随后的10余年,陈xx利用她的专业特长,赴金华、温州乐清等地,深入xx森宇、xx聚优品等多个企业调研,对接制约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探索怎样把铁皮石斛的基础研究应用于产业发展。
2015年7月,陈xx加盟xx工业大学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并组建起中药制剂创新团队。
2016年,伴随“十三五”规划建议落地,健康中国正式升级至“国家战略”,国家大力倡导加快中医药服务现代化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国内企业纷纷寻找新的创业发展战略。
准备将铁皮石斛做成大产业链的xx森宇,此时找到陈xx团队,寻求更深层次的技术支撑。经历了将近20年的中药原创关键技术研发的积淀和磨练,陈xx也正打算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产业化。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7年,在多方努力协同下,由陈xx为项目总负责人、xx森宇牵头承担,xx工业大学、xx中医药大学等5所高校、7家企业共同申报的“铁皮石斛大健康产品研发”项目成功入选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
在这个大项目下,陈xx主持“铁皮石斛特色保健食品与化妆品研发”课题。
“在这个课题研究中,虽说只是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但我们团队确实一直以做药的精神和方法去研制开发。”陈xx表示,“我们基于‘化学-药效’综合评价技术,从铁皮石斛中寻找到2类核心功能因子——具有‘滋阴养胃’改善胃黏膜损伤的LDOP-1和具有降尿酸功能的黄酮碳苷类。”
《黄帝内经》教人“养生三有”:“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作有序”。而现代人“过食肥甘、居饮失节、过劳力竭”,致使代谢异常、免疫力低下的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不良生活方式导致胃黏膜损伤、高尿酸、高血压、脂肪肝等多种代谢性疾病常见。
为了研制出有针对性地改善代谢异常、增强免疫功能的大健康产品,陈xx带领团队创新性地采用拟人不良生活方式动物模型,以现代医学分子技术破译铁皮石斛传统“滋阴益胃”核心功效密码。
研究中,团队首次阐释铁皮石斛抑制AMPK/mTOR/LCⅢ信号轴抗拟人“过饮醇酒”大鼠胃粘膜损伤的分子机制和改善肠道菌群紊乱抗拟人“过食肥甘”小鼠肠损伤的作用机制;首次发现铁皮石斛基于“肠-肾/肝轴”调节拟人“过食膏粱、肥甘”模型动物尿酸合成酶和排泄转蛋白的作用机制,以及抑制LPS/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等;挖掘出铁皮石斛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降尿酸、抗肝损伤、改善视疲劳等新功能机制。
基于拟人化动物模型的功效评价关键技术,陈xx团队发现国草饮对拟化疗人群、拟不良生活方式人群、拟激素免疫抑制人群等3种免疫低下模型小鼠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可以说,小小一瓶国草饮,凝聚了团队多年的心血,也是陈xx20余年从事心血管代谢性疾病中药药理研究的结晶。
近两年,团队还利用拟人化动物模型的功效评价关键技术,深度挖掘发现铁皮石斛防晒、美白、育发、锁水保湿等特色功效,开发出森山驻颜铁皮石斛系列上市化妆品近40个,创造了石斛美学;研发了可改善胃肠损伤的铁皮石斛养胃浸膏、降尿酸的铁皮石斛六妙方、抗肝损伤的铁皮石斛超微片等10余种有望上市、惠及百姓的特色大健康产品。
团队近些年仅铁皮石斛一项,就先后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在FoodFunction、FrontPharmacol、IntJBiolMacromol等国内外期刊发表铁皮石斛相关论文,其中SCI-JCR1区,为大健康产品的研发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研发中医药大健康产品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中医学奉献给人类的健康医学模式。曾有过医院工作经历的陈xx,对代谢性心血管等慢性疾病临床防治药物需求深有感触。也就在那时,她坚定了“治未病”医学观——“中医药突出治未病,临床疗效确切,防治慢性疾病大有可为”。
20余年来,针对高尿酸、高血压、高血粘等心血管代谢性疾病,陈xx团队先后开展了夏桑菊、松葛和铁皮石斛等中药新药研究。团队研究工作获4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所开发的防治高尿酸血症“松葛降尿酸颗粒”和降血压药“济脉通”获国家药物临床批件。陈xx介绍,“研制安全、有效的中药新药,对需长期服用药物的慢性疾病人群有着重要意义。”
铁皮石斛具有“药食同源”的特点。为了让铁皮石斛的功效以更多样化、“平民化”的方式走进老百姓生活,2012年开始,陈xx团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联合多家单位开展了铁皮石斛茎和花食品原料申报工作。该工作受到xx省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2020年6月,由陈xx为主要完成人、xx工业大学等11家单位参与制定的《xx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干制铁皮石斛花》正式发布。2021年,xx、贵州等省获批开展铁皮石斛药食同源试点,铁皮石斛大健康产业发展“食用”政策瓶颈破解。
20余年来,陈xx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新药证书、临床批件、保健食品证书等8个,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以第二完成人的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各类奖项11项。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陈xx对中医药研究有着一颗坚定而执着的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陈xx对党和国家有一种炙热而忠诚的情怀。从教20多年来,陈xx始终坚守初心,以一种使命担当精神奋战在教学、科研一线,不负时代所托,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2017年以来,陈xx先后扶贫对接吉林、四川、贵州等10余个省、市贫困地区,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走访,为当地中药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指导,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就在今年10月,陈xx又赴xx省开化县偏僻山村,助力开化县红高粱共富联盟建设。其领衔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发团队,在xx、贵州、云南等18个省规范及推广种植铁皮石斛5万余亩,带动2万余名群众脱贫致富,形成百亿级产业规模。
为了给国家培养、输送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中药学创新人才,她在日常教学中坚持课堂思政育人,在科研工作中注重“党建与学术双融合”。她经常激励学生努力创新,“当前我们国家强调要增强民族自信,中医药就是增强民族自信很重要的一面旗帜。我们怎样举好这面旗帜,就是看我们怎样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破解好中医药密码,让更多的中药大健康产品走向世界。”
在带领团队过程中,陈xx总是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对待团队成员亦师亦友。
多少年来,陈xx事务的繁杂和奔波的劳累,非常人可以想象和承受。她可以为了争取重大专项立项,挺着8个月大的肚子去现场答辩;可以剖腹产后仅仅16天就投入到工作中,让未满月的儿子跟着她一起出差。近些年,她先后带领团队组织承办各类国内外学术会议10余次,参加会议50余次。为了工作,晚上赶飞机、凌晨2点睡觉是其常态。而今,已近知命之年的她,仍然到处奔波、不知疲倦……
在陈xx使命担当精神引领下,她所培养的研究生立志高远、奋发图强。大部分毕业生进入国家药审中心、上海绿谷等国内知名企事业单位,成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助推“健康中国”建设的新生力量。17年的时间,陈xx为国家先后输送了博士后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90余人。目前,团队在读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31人。
初心如磐,使命如炬。如果你要问,陈xx有什么梦?她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你:“我要以己之力,在中医药守正创新之路上,做好健康中国梦!”
第二篇:202x中国梦追梦人人物奋斗事迹
人物介绍
王xx,xx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xx工业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xx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人选,xx省科技厅首批“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xx省中药材产业专家委员会专家,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日本名古屋大学外籍招聘研究员,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基金、国家发改委专项、省科技厅重大专项等纵向项目10余项和横向科研项目30余项;研发成功并转让新药临床批件2个;先后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部;作为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说起藏红花,很多人只知道它是一种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来自遥远的西藏。其实不然,藏红花又称西红花,因其自古由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等国经西藏转运至内陆,故称为藏红花。近年来,xx大规模引种西红花,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西红花产区,其中建德市更是获得了“西红花之乡”的美誉。而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位十几年致力于西红花研究的学者,她就是xx工业大学药学院教授王xx。她发挥专业特长,坚守科研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创新与奉献。
苦心孤诣,做藏红花“护花使者”
提起王xx,熟悉她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把她和西红花联系在一起,对她在西红花研究上的孜孜不倦、勇于探索更是津津乐道。
在科研上,王xx始终保持刻苦钻研和严谨细致的科研作风。她常说:“要追踪学术前沿,更要注重踏实治学。”从第一次看到西红花,她就被这种神奇的“花中黄金”深深吸引。她相信,只要抓住机遇、认准方向、肯下苦工,xx西红花一定会成为中国西红花的一面旗帜,绽放在世界舞台上。
当她了解到很多农民因为种植西红花连年亏损,西红花价格不断下跌后,她决定用自己的专长去改变这个局面。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种球腐烂的问题。王xx带着自己的研究生,一头扎进西红花种植基地,从成千上万个种球里,挑出腐烂程度不同的种球,并对腐烂种球的致病微生物、代谢产物进行详细的研究。目前该团队已经通过生物发酵工艺,获得了兼具增产和抑制致病微生物的双效藏红花专用肥料,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花丝品相差且有效成分低是另一个难题。西红花和别的药材不同,采摘后必须马上干燥,否则花丝会在短时间内腐烂。而干燥的温度要求又十分苛刻,温度过高,花丝容易卷曲,发黑,尤其是有效成分降解十分严重;干燥温度过低,导致干燥时间过长,会严重影响产业化效率。王xx通过调研国内外的各种相关技术通则,反复尝试数百次,终于选定微波干燥工艺并获得最优工艺参数。至此,西红花干燥既能在短短几分钟内完成,又可保证所得西红花干燥花丝品相佳、质量好,受到了花农们的一致好评。
一路领航,做藏红花产业“护航者”
近年来,面对西红花种植量的急剧攀升,产量连年增加,如何扩大西红花的应用范围,避免“花贱伤农”的情况出现,王xx将目光转向了西红花相关产品的深加工和产业化研究。她深知,科学研究成果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更应该为应用服务。她致力于开发有抗抑郁功能的西红花新药、西红花系列化妆品、西红花系列保健食品及功能食品等。目前团队已经完成了西红花固体饮料、西红花耐缺氧片、西红花防脱洗发液、西红花护肤面膜等产品的开发。西红花抗抑郁新药已经初步完成了临床前研究,有望在3到5年内进入临床研究。
随着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西红花被列入新“浙八味”药材,王xx将西红花做好、做精的信心更足了。她联合建德市藏红花专业合作社、xx省中医药研究院以及伊朗的TarbiatModaresUniversity和BirjandUniversity建立了中伊藏红花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搭建了西红花种植、质量评价、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理及产品开发的联合研发平台。
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她还积极承办大型国际性学术会议或各类全国性中药领域高峰学术论坛,发起主办“2020后时代东方女性生命健康公益论坛”,义务为农民开展“浙八味”种植培训,积极建设“百草园”学生教育教学实践基地。
“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要讲党性,做表率,重品行;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更要为了人民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冲锋在前。这是我作为一名党员和科研人员不变的信念和职责。”王xx这样说道。
第三篇:202x中国梦追梦人人物奋斗事迹
人物介绍
应xx,高级农艺师,xx永丰鲜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其个人先后荣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科普带头人、台州市先进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创办的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国50佳农民专业合作社、xx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创立的“正凤”牌商标被评为xx省著名商标,“正凤”牌脐橙被评为xx名牌产品,“正凤”牌柑橘、杨梅被评为xx名牌农产品,产品数次荣获xx省农博金奖。
秋日的台州临海永丰镇里,成串的“红美人”柑橘掩映繁茂的枝叶间,个头饱满,色泽明艳,如盏盏可爱的“小橘灯”。
眼前这一大片橘林就是应xx的种植基地,即将迎来丰收。“今年气候很不错,阳光充足,雨水丰富,柑橘品质高,预计会有一个好收成。”应xx难掩喜悦之情。
三十六年来,应xx专注杨梅、脐橙、柑橘等水果的种植和销售,从普通农民成长为高级农艺师,并创办xx永丰鲜果专业合作社,创立“正凤”牌农产品,带领乡亲们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经过多年的努力,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国50佳农民专业合作社、xx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其个人先后荣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科普带头人、台州市先进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当农民同样有出路”//
永丰镇地处永安溪、始丰溪的汇流处,四面环山,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当地人以种植杨梅、蜜橘、枇杷等小水果为生,年轻一辈大多外出务工。
1987年,18岁的应xx初中毕业,身边的同龄人大多选择做工匠学徒,但他却想回家种地。“当时正是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发展快,水果种植业的发展前景很大,再加上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当农民同样有出路。”应xx说。
“当农民能有什么出息?好好学一门手艺才是正经。”种了半辈子田的老父亲坚决反对。
不服气的应xx跑出了家门,躺在厚实的土地上,他愈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在他的坚持下,父亲终于松口。父子俩一起承包了100亩地,开始种植柑橘、枇杷、杨梅等水果。
春来秋往,小水果大获丰收,应xx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当时我种的橘子卖1毛6一斤,但其他有品牌的橘子,像黄岩蜜橘,卖到2元一斤。”应xx说,尽管水果的品质并不差,但由于没有品牌和销售渠道,只能被小贩低价收购。
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取暖。应xx意识到,只有改变这种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建立起规模化的合作经济组织,农民才能脱贫致富。
2003年3月,在永丰镇政府的支持下,应xx创立了临海市永丰鲜果专业合作社(现名xx永丰鲜果专业合作社),吸引周边众多果农加入。合作社积极引进优良果种,开展水果栽培技术培训和推广,并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
//“杨梅卖到8元一颗”//
在创立合作社的同年,应xx还申请了“正凤”商标。“意思是正宗的凤凰从山沟里飞出。”他介绍。此后,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积极参加各类省市农博会和产品评优活动。
2010年,“正凤”商标被评为xx省著名商标,“正凤”牌脐橙被评为xx名牌产品,“正凤”牌柑橘、杨梅被评为xx名牌农产品,产品数次荣获xx省农博金奖。此外,合作社的柑橘、脐橙、杨梅也先后得到绿色食品认证。
杨梅是永丰镇的特色农产品之一,山水间独有的亚热带气候,使其肉质细嫩,汁多味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因其保鲜期短、不耐储存,经营受到很大制约。
“如果把鲜杨梅做成冰冻杨梅,在保证口感的同时延长保鲜期,就可以进行出口销售了。”应xx说。
此后,他瞄准“冻梅出口”这个市场空白,开始大胆尝试。
鲜果挑选、冰冻包装、冷链运送……通过不断的研究摸索,应xx成功掌握了杨梅预冷保鲜技术。2019年7月底,经台州海关驻临海办事处工作人员检验检疫合格后,首批“正凤”牌冰冻杨梅从临海出发,在宁波北仑港登船出海,8月底到达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港口,这是台州首例冰冻杨梅出口海外。
近年来,“正凤”牌杨梅已成功进入比利时、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创造了杨梅在国际市场卖到了每颗约合8元人民币的奇迹。“正凤”牌柑橘也远销加拿大、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多个海外国家。
//改变乡亲们的命运//
近日,临海市万泰家庭农场里一派忙碌,农场主金学多和妻子忙着给柑橘浇水,为半个月后的上市做最后的准备。
“以前我们一没技术,二没销路,愁得睡不着,自从加入了合作社,从生产到包装到销售,全部统一安排,完全不用我们操心了。”望着金灿灿的柑橘,金学多笑眯眯地说。
自加入合作社后,金学多的种植基地从10亩地扩至30多亩,并转为家庭农场。几年前,该农场还被评为“xx省示范性家庭农场”,年收入达30万元,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像金学多夫妇一样,越来越多的果农加入合作社。近年来,合作社先后与省农科院、大专院校等科研单位展开技术合作,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并全面实行“生产、管理、商标、包装、销售”五个统一,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应xx还带领骨干社员前往全国各地开拓市场,建立起几十个水果销售网点,积极拓宽销售渠道。
每当路过社员们的基地时,应xx总是习惯性地问上几句,解决他们的难题。朴实的乡亲们说不出感谢的话,只憨笑着将自家的水果硬塞到他怀里。
“很感谢合作社,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原先每年只有四五万元收入,现在有十多万元了。”社员朱良福告诉记者。
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151户,注册资金400万元,建立了水果示范基地500亩,带动社员水果基地8000亩,辐射农户1000多户。合作社实现年经营收入2000多万元,利润达100多万元。
此外,应xx还牵头组织成立了永丰镇农民合作经济联合会,帮助当地村民解决拓宽销售渠道、政策补助、技术培训、申领贷款等系列问题,在他的帮助下,加入联合会的农户年均增收5000多元。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进一步扩大市场,并尝试探索‘农旅结合’的发展模式,让山沟里飞出更多‘金凤凰’。”应xx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