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夺冠有感500字
马千子
今天下午的语文课,谢老师让我们看了《夺冠》这部电影。影片讲述了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生死攸关的中巴大战,诠释了几代女排人历经浮沉却始终不屈不挠,不断拼搏的传奇经历。
影片老一代女排中,她们练习排球没有先进的技术,就是靠着一股坚韧苦练,被磨出血的膝盖,扎进刺流血的手,身体的伤都能看出他们训练时的心幸苦。老一代的女排就凭着艰苦的训练,在赛场上为女排杀出一条血路,为人们呈现了什么是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
电影中,我依晰记得朗平对新一代女排队员说的话:当你的判断成为下意识的时候,你在赛场上,才可能出现正确的位置,下意识怎么来的,训练来的,不是一般的训练,而是千百万次,上亿次,不断重复的训练,只有坚持下来的人才能走到最后。一段话,是女排队员在多次训练下才悟出的道理,熟成生巧。新一代的女排也慢慢地开始领悟,面对世界第一女排巴西,中国女排拼尽全力,赢得了那场比赛,不试一试,不拼一拼怎会知道蕴含的力量。中国女排是什么?中国女排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团结,拼搏,坚持这是女排精神。
队员再换,战术会变,嗯,但唯一不变的是女排精神。
第二篇:观夺冠有感500字
孟子歆
电影的最后,12位美女站在奥运会主冠军的台上,灯光照在胸前的金牌闪闪发光——那神采飞扬的形态充斥在屏幕上,心里一激动,眼里尽泛泪。
回顾在此之间所经历的坎坷,踏过的泥泞,漫过的风霜雨雪——为的就是那个原本便是中国女排的冠军。
太真实了!这是记者的感叹。影片一开始的画面上刻着有“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几个字——就贴在现如今中国女排北京训练馆墙壁上,是女排精神的写照。随后的那句话高度概括了女排精神的内涵: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中国人渴望找到某种方式让世界重新看到自己。”伴随着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人的风貌——一出现,就瞬间将人们思绪拉到那个奋斗的年代。
人最不愿意的就是年轻时对不起自己。没有人可以笑着拿出世界冠军。
郎平说过:“有时也会掉在地上,但鸡,永远都飞不了鹰那么高。您不是比赛存在的唯一价值。”
一阵热血沸腾——我们赢了!成功了!
第三篇:观夺冠有感500字
杨子宸
这是一部重温中国女排成长史的经典影片。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女排四十多年的成长奋斗过程,从1981——1986年“五连冠”,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美大战的惨败,最后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重返巅峰。成败输赢过程中的汗水尤为珍贵,需要付出惊人的努力,过程更是艰辛。
影片中,我看到了她们的奋力拼搏、踔厉奋发。每当得分时,我也会在心中暗暗为她们喝彩。她们为了在万众瞩目的奥运会上让五星红旗在异国他乡高高飘扬,让国歌响彻整个世界,为祖国争光。每天起早贪黑,高强度、高标准的魔鬼训练。一个接球要练几十遍,女排们上万次的对着墙练发球,练扣球。在墙的表面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迹,也见证着她们的成长。女排以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品质,努力拼搏的女排精神,创造了“五连冠”奇迹,犹如一面旗帜,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能行、女排能行!”也证明了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
正如女排教练郎平说:“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也让我明白了,学习不但要勤奋刻苦,还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正确的方法犹如攀登知识高峰的登山杖,帮助我们登上成功的巅峰。
我们更要弘扬女排精神,顽强拼搏,永不言弃,去谱写一曲不懈奋斗的求学之路的华彩乐章。
第四篇:观夺冠有感500字
白玉容
《夺冠》已上映一年时间,今日看《夺冠》,被女排运动员们的女排精神所震撼。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随着改革开放一点点进步,终五次蝉联世界冠军。后经历了一段低谷时期,中国女排并没有消沉,而是重拾精神,2016年里约奥运会,重返世界之巅。
女排永不言败。十几年的时光,有嘲讽,有质疑,有失落,亦有艰辛和磨难,走过风雨依然坚定。“鹰有的时候也会掉在地上,但鸡永远飞不了鹰那么高。”在逆境中,中国女排努力去做风雨中的鹰。她们一天的扣球数超他人数倍,每天都要训练长达8个小时。期间她们沮丧过,在黑夜,教练鼓舞她们:“老女排什么都没有,只有墙上的球印。现在我们什么都有了,而没有了墙上的球印。我希望的是,你们能打出属于自己的球印,印出属于自己的球印。”女排精神像一炬火,变得越来热烈。女排们又开始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在与巴西对决的中巴之战中,中国女排惊人逆转全局,势不可当,获得金牌。
中国女排由正值青春的运动员们组成。而女排不变的坚守与信念,体现在了一支女排队伍上,也应该在我们的心中常驻。它是女排精神,是中国精神。我们应在雨中做一只不惧险阻的鹰,翱翔在天空中。它有时会停在半空,但终会重回气势,继续前行于天际。
中国女排精神不朽。“女排精神不是胜利才有,而是一直存在”女排精神一直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