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简报
xx月xx至xx日,xx工学院组织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祁东县杨柳村开展传递乡村振兴“好声音”、描绘美丽乡村“新图景”等系列活动,用青春书写责任,用行动彰显担当,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xx月xx日下午,实践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赴杨柳村综合服务中心。一下车,同学们立马同xx工学院驻村工作队和杨柳村召开“三下乡”活动衔接务虚会。双方就如何进村入户传递乡村振兴政策“好声音”和如何提升乡村风貌、打造美丽乡村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有效对接与沟通。经过深入研讨与反复交流,实践团成员将分为两组,同时开展政策宣传和乡村美化项目。
实践团根据掌握的驻村情况,将孩童和60岁以上老人作为重点服务对象,采取“点对点”走村入户的方式,详细了解村民的生活情况,开展政策宣传活动,用“家常话”解读“大政策”,让群众听得懂、能明白、记得住,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把党关于乡村振兴和助农惠农的好政策送进农户心坎。实践团还就村民十分关注的农村医疗、小孩上学等“急难愁盼”等问题开展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面对面讲政策、答疑惑、解难题,进一步加强了与群众的联系,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同时也加深了村民对党的惠民、利民、改革发展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了解,提振了村民对建设美丽幸福新农村的信心。
xx月xx日至xx日,实践团成员不惧高温酷暑,日夜赶工。每天早上召开成员碰头会后,实践团成员便奔赴工作现场,有的准备画材、调色,有的构图起形、勾线上色。大家各负其责,团结协作,用智慧和创意精心装点杨柳村大舞台。伴随实践团成员手中笔刷的轻轻涂抹,“绿水青山、美丽乡村”的形象跃然墙上,原本单一乏味的陈旧白墙顿时有了活力,变身成杨柳村综合服务中心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幅图文并茂的墙绘,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杨柳村乡村振兴建设的美好风貌,传递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成为村民了解政策和文化的窗口,家门前的“活课堂”。
第二篇: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简报
xx月xx日至xx日,xx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一行22人到xx市xx镇xx行政村,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主题墙绘、心理健康活动和文艺演出三项内容。志愿服务队提前选定墙绘图案,克服了雨天、酷暑等困难,绘制出以党建和乡村文化为主题的14幅精美墙绘。艺术心理治疗方向研究生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在xx镇中心小学开展了“艺心同行”心理健康活动之曼陀罗绘画和音乐鼓圈活动,让小学生们感受色彩,体验多元乐器,勇敢展现自己。队员们还精心准备了一场文艺演出,歌曲《一起向未来》《我和我的祖国》、广场舞《酒醉的蝴蝶》、朗诵《永远跟党走》等节目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
队员们纷纷表示,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家在烈日下学会了坚强,在汗水中学会了奉献,在困难中学会了团结,在服务中学会了成长,收获颇丰,要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助力乡村振兴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篇: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简报
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xx理工学院人文教育学院精心组织,推动暑期“三下乡”活动出成效。xx月xx日,xx理工学院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在理工大厦前举行。
志愿者们结合人文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精心准备“三下乡”活动所需的各类材料、教具。准备工作中,志愿者们积极讨论,相互交流经验,分工有序,根据活动要求细致划分,确保各司其职。
xx月xx日上午,人文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于新教学楼104集合队伍,从学校出发,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抵达目的地——九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星幼儿园。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让每一名儿童都能茁壮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心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分成两组,分别负责大一班和大三班的主题教学任务。
在大一班,志愿者们和小朋友们一起开展了快乐的游戏活动——纸杯翻翻翻。志愿者们先向小朋友介绍了此次游戏的规则,小朋友们都听得非常仔细,随后进入游戏环节,小朋友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整个现场氛围欢乐活跃。翻纸杯游戏不仅增强了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而且培养了幼儿的良性竞争意识。
在大三班,志愿者们以深受小朋友喜爱的蝴蝶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解说向小朋友们介绍了舞蹈中的红色元素,随后示范舞蹈,生动有趣的音乐舞蹈及新颖的设计一下就吸引了小朋友们的注意力,他们跟随节奏,认真学习动作。志愿者们通过歌舞形式使每个孩子融入其中,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将温暖送进每一位孩子的心中。
教学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虚心听园方老师们的教学评价和建议,同时带去人文教育学院优秀学生手工作品,互相交流学习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