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军大业观后感1500字大学生心得
短短两小时的《建军大业》,仿佛让我回到了那个艰难而又催人奋进的岁月,追忆着那段对于我们好像并不遥远的,刻骨铭心的历史画面。看到了一次次革命先辈们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悲壮场景。
“四一二”的惨痛,中国面临的三权政治,让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等一群爱国爱民人士觉醒,打开了南昌胜利的大门,毛泽东以“工农”为主发起了秋收起义,继而去往井冈山,开始了革命的进程。共同开启了“河山统一”的大门,开启了为人民的共产党大门。在后来的一次次战役中,依旧奋力拼搏,用他们的躯体,用他们的生命,用他们的灵魂换来了我们现在和平强大的祖国。
如今有人这样说:如果你觉得活的很舒服,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为你默默付出;如果你觉得很安全,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为你承担风险。他们是边疆官兵,维和部队,外交官,公共服务的各个行业,为了你我更长久的祥和生活而不懈努力。我们会觉得国家政策越来越好,越来越富强,那是国家领导人根据国情一次次深思熟虑的结果,是各行各业承担责任,发挥才智,建设经济,建设国防的结果,他们共同建立了这样繁荣富强的祖国,而作为拥有一个亮堂的教室,一张平整书桌的我们,责任又是什么?
哈弗才女“许吉如”在《我是演说家》中这样说:在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经说:今日之责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而一百年后的今天,祖国固然强大,但今日中国少年唯有更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骄傲地回应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期盼。告诉他,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强则少年更强,中国强就是因为少年强。是的,我们少年唯有更强,而这更强就需要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把自己的“拖延症”消除,把“自控力”加强,摆正自己的三观,珍惜现在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好好努力,成为更强大一代,为将来的大数据时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步走”贡献一份力,让我们的祖国变成别人敬畏的国家。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让人既伤感又敬畏的“三河坝”战役中有这样一个令人痛心的片段,在遭到袭击后的修整中,当中有人含着泪说道:娘,我想回家了。这句话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他们是谁,他们是和我一样年龄相仿,脸上稚嫩还未褪去,正处于青春年华的孩子。可是他们又是一位把祖国统一当作己任,而投身这次战役中的年轻战士。看到他们,再看看处于幸福和平时代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做呢?我们看到了如今社会的发展何其之快,新技术飞快的迭代更新,军事中也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天猫,百度,360,等各大网络平台利用数据信息化时代创造了怎样的一番天地。而有幸作为大数据一员的我们,有幸作为中国的一员,我们应该学好理论知识,积极研究数据,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让国家的信息技术,军事高新产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走到世界的最前沿,实现中国的又一次技术革新,创造技术历程中的又一次新高。这,是我们的责任。
历史年轮滚滚向前,而我们要做的是缅怀革命先辈,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生活,担负起我们的责任,建立更强大的祖国,成为世界之首!
第二篇:建军大业观后感1500字大学生心得
在庆祝即将迎来的“8.1建军节”,公司于今天(7月26日)组织观看中国历史电影《建军大业》。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我那埋在心里的爱国情怀再次被点燃,每当我看到这些爱国的、抗战的电视剧或者电影的时候,我都感到无比自豪,因为我是中国人,我会为自己生活在中国而无比骄傲。很庆幸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没有战火纷飞,一切都是那么幸运,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些人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而曾经那一代人对理想和真理的追求精神值得现代人去反思和学习。那些军队战士们为了大局,牺牲小我,共同为开辟新世界而努力奋斗,用鲜血铸造的军魂应该深深融入到我们民族的血脉中。感谢革命先烈为我们打下的江山,为我们保留的美好河山。
“幸存者就是,你得把死的人的生命活出来,这样他们才没有白死。”——《建军大业》。
这是我听过对幸存者最美,最有气势的解释。总觉得能活着就是最好的,可是偏偏就有人为了革命,为了胜利连命都可以不要。我很敬畏,我想过如果我生活在那个年代,我大概率是一个没有像他们那么勇敢,甚至有可能是一个胆小怕死的人。现在的我很庆幸,我们还活着,而且是活在这个信息发展非常迅速的网络时代。
在影片中,令人感动的一个片段。朱德和毛泽东会师时,遭到了国民党的阻挠,敌我实力悬殊,大部队要撤退,不能与敌人继续消耗下去,那就必须有200人拖住国民党的军队,留下来的200人存活下来的几率微乎其微,许多战士留了下来,愿意用自己的牺牲换其他部队大部分人员的存活。敌我实力悬殊,结果可想而知,在最后,只剩下了蔡睛川一人,面对敌人的重重包围,他用最后一口气推下了引爆装置的开关,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们都只是20多岁的年轻人,却甘愿用自己的生命去奉献。即使孤军奋战,也绝不投降。这样的人,正是代表了中国军人,铁骨铮铮。这种精神何尝不是现在当下年轻人,面对内患外敌绝不后退,敢于斗争,敢于突破的精神。
《建军大业》以一腔热血激励了建军以来几代人的爱国热情,深刻感受到“八一精神不灭,革命力量永存”的革命宗旨。这种精神特质,是革命理想高于一切的顽强信仰,是对党对人民绝对忠诚的政治觉悟,是深扎于人民的发力基石,是不怕苦不怕死的血性胆魄,是运筹帷幄的战略布局,是勇立潮头的革新锐气,是为国为民砥砺奋进的使命担当,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这些精神的有力实践成为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强大精神滋养。特别是在那些历史地重点转折点上,考验民族气节和正义的重要关头,中国军人所展现的精气神,支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铸造出代表中国革命不屈不挠精神的军魂。
这种军魂已深深融入我们民族的血脉中,在我们祖国现今遇到的如对外势力的打压,以及刚刚过去的郑州大暴雨,处处体现出我们中华儿女,中国共产党人无私奉献为人民群众的崇高理想。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应该学习革命先辈们敢为人先,决不放弃的精神,时代仍在召唤,国家和人民对我们寄予厚望,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发扬党的精神,坚信革命理想和信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工作并做好本职工作,把青春激情和活力集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正能量,为中国这速“高铁”助力!
第三篇:建军大业观后感1500字大学生心得
作为一个中国人,每一段历史都应牢记在心!无论过往成功或失败,此刻开始,从零开始,当勇士!
一场硬仗,都要全力以赴!
几场硬仗,比如南昌起义、三河坝大决战,每一场都惊心动魄,每一场都让人感叹指挥将领的滔天谋略。在影院里,感同身受,我好似就要扛枪上场,横扫敌人的千军万马。
这是一次修炼也是一场磨砺,是对敌情的考量也是对自己的挑战。战场如球场,每一次比赛,无人预料结果,也无人知道90分钟内会出现何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作为一名披甲上阵的战士,你的选择,只有全力以赴。
一群有信仰的人,才能组建一支有信仰的军队!
“要打造一支有革命信仰的军队!”当我听到这句话时,胸腔充满热血,双拳紧握。在三河坝决战大军撤退的危难之际,需要死铁部队掩护。三万敌军压境,这些年轻的生命毫无惧色,“当勇士,不要当烈士!”成为每一个年轻战士的信仰,你看,蔡晴川的眼睛里有光有血性!虽然身中几枪,但是仍要跨过战壕,点燃引爆器。以蔡晴川为首的掩护军队,不仅是勇敢,更多的是孤勇!
电影中有这么一个场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战后,几位革命伟人举杯庆贺,觥筹交错间略显失态,磕磕碰碰地唱起国际歌,末了老泪纵横。他们醉梦中所希冀的场面,应该是无数红军战士们或冲锋陷阵时,或醉卧沙场时,或临刑就义前所梦寐以求的画面——国将一统,普天同庆,父老乡亲围着篝火纵情地跳舞,歌声与笑声交织,再也不用把冰冷的枪口对准自己的同胞,触手可及的是眼前阖家团圆的温存,你笑中带泪,右手痛饮一大杯,左手洒在战友的碑前。
梦想照进现实的代价,我们无从得知,只见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视死如归,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视他人如己出,正如《与妻书》中所言——使天下人爱其所爱,以天下人为念,为天下人谋永福。
所谓战士,不单单指在前线扛着枪杆;坚守民主阵地上的各界人士,也在汹涌的暗流中不断挣扎,在反动派血腥的打压中勇敢地发声。可想而知,反动派独裁统治下的世界,就如同闻一多笔下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有这么一帮人前赴后继地为民主事业倾注一腔热血,才让这个世界得以清明。
在信仰的道路上,赤色的旗帜终究栉风沐雨而屹立不倒。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它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它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它做江湖,而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却上演了一幕手足相残的惨剧,多少无辜的将士沦为反动派企图独裁的牺牲品。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我们需要信仰,这个信仰早已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历史的证明,历久而弥新。
那一代人的理想是多么纯粹和崇高,他们双手握拳,嘴唇翕动,将铿锵誓词铸成铮铮铁骨,烙在心底,融入血液,用血与肉的代价誓死捍卫心中的领土。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一盛世,无法真切地体会到,在那个万马齐喑的年代里,我们的党带来的是怎样一种惊喜和希望;我们也无法理解爷爷辈们每次谈及这段岁月时目中闪烁的信仰。那些过往的沉重成为了某些非主流声音中的轻佻和不屑,但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学会正视淋漓的鲜血。太平昌明的时代构成我们的生活,但请不要忘记尘封在历史中的这段过往,因为信仰的接续和传承不能出现断层。
岂曰无名?他们的名字,正是这片大写的山河。
作为学校的优秀团员,作为中国的青少年,在这观影活动中,我意识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我不敢说我能同先烈一样有同样伟大的为人民牺牲的灵魂,但我会将八一精神传承下去,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敢为人先,百折不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披靡雄狮,整装待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第四篇:建军大业观后感1500字大学生心得
这个寒假,我在家观看了大型历史片《建军大业》,内心深处极其震撼,怀古则释今,有志青年,激荡青春,热血澎湃,看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先烈,在而立之年以激扬之歌,指点江山,在南昌城伴随着1927年8月1日的一声枪响,打响共产党人以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历史序幕……
历史伟人的功绩永远是能在逆境中逆风扬起,为人民大众的福祉寻找到光明的康庄大道。面对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血腥屠杀及镇压,大革命失败情绪在党内蔓延及迷茫时候,毛泽东鲜明的提出“枪杆子出政权”,武装暴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斗争革命路线,像一盏明灯一样,为中国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开始了我党我军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直至新中国的成立。
曾经的沧海桑田,曾经的历史巨变,曾经的平地春雷,昭然回视,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党的武装力量从诞生到走向一个个胜利的辉煌九十年奋斗历程,作为人民的武装力量以历史实践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动力,历史进步的洪流永远不会因反动势力的一时得势而停住,只有依靠人民,为广大人民谋福祉,一定能得到人民支持,革命最终会获得胜利。
八一南昌起义到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毛泽东审时度势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为人民的武装力量,必须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加强部队的建设。“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开始转变军队职能、进行强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的原则对部队进行整编,同时也调整革命的战略,从正规战开始向游击战转变,注重于当地工农群众结合,保护群众利益,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得到人民的拥护,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会战无不胜,才会长盛不衰。
在建党已百年的今天,我们重温历史,回顾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重新在历史中汲取力量,使我们的思想观念有了一个新的飞跃。尤其看到毛泽东,贺龙,叶挺,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先烈刚过而立之年,便以挥斥方遒,问鼎苍穹,指点江山的豪情,在风云突变的二十世纪旧中国,为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和海纳百川、高瞻远瞩的博大胸怀,生在当下的我们,更应该寻找自己有价值的人生观,不断地激励自己,鞭策自己不断前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当一部红色主旋律的电影,拍的不再以讴歌为目的,你就知道你遇见了多么鲜活的生命,看见了多么残酷的历史。看完电影,我才发现。在历史书上那短短的几行字,却是别人极其波澜的一生。在我们的书上,毛主席也好,周总理也好,十大元帅十大将军也好,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大人物。回到那个年代,他们有的也不过就是而立之年,有的甚至不到20岁。但在面对比自身实力强大太多的军阀势力,却从不胆怯,亦不退缩。粟裕和林彪在门口站岗时的对话“现在不懂,总有一天会懂的。”于是他们都成了革命力量中的主力军。周总理与宋庆龄的对话“为了革命,我们一起努力。”于是周总理带着孙中山先生的教诲创造了一个自由民主的新中国。粟裕在主力部队被伏击后跟林彪会面说“我一定会打回南京城”。而现实中,在22年后解放南京城的就是粟裕麾下的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他真的打回了南京城。而毛主席一句枪杆子里出政权也终于带领广大工农开天辟地。意气风发,最是少年。
时过境迁,睡狮睁眼则世界惊动,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已经走过了第一个一百年。先人已逝,但精神不死,他们战鼓里起舞,战火里踏歌,以舍我其谁的精神一步步收复了失地,统一了中华。我生于盛世,也有一腔热血,我也承载着中华的火炬。我辈铭记历史,不是为记住仇恨,只为悲哀不再重来,为中华千秋万代世世昌盛!
第五篇:建军大业观后感1500字大学生心得
当班委在班级群里转发十部革命影片时,我第一眼就看到了《建军大业》。因为从小就对军队有着向往的我,决定认认真真地看一看这部电影。影片全程两个多小时,观看的过程可以说是热血沸腾。
铁骨铮铮,英雄壮志
这个故事的背景是:当时国民大革命失败,蒋介石、汪兆铭两大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了反革命堡垒中。虽然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但是帝国主义列强并不甘心就此把过去争夺来的利益拱手送出。一方面他们拉拢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另一方面,他们在中国集结兵力、制造事端,企图以武力相威胁,阻挡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1926年,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打击共产党和工农的力量。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政变。他打着“清党”的旗号,在东南各省大规模抓捕杀害革命群众,严重危害到了我党人员的生命安全。
该影片主要讲了当陈独秀在面对国民党的逼迫下做出要把枪交出去的提议时,毛泽东提出武装夺取政权。于是,周恩来、叶挺在一九二七年七月,以周恩来为书记的总前委抵达南昌,成立了南昌起义总指挥部,贺龙出任总指挥,叶挺出任副总指挥。起义部队云集南昌,于八月一日凌晨正式打响了武装反抗的第一枪,一支全新的军队就此诞生,一条曲折漫长却荡气回肠的建军之路就此开始。
为了实践革命理念,毛泽东领导湘赣秋收起义,组建工农革命军,以策应南昌起义后南下两广的起义军主力。南昌起义部队一路南下,血战连场。起义部队第九军副军长朱德在南下的战斗中崭露头角,逐渐成为起义部队的核心领导人之一。南昌起义部队在潮汕失利,面临绝境,朱德率部在三河坝为大部队的分散突围赢得了时间,周恩来等领导人扁舟出海,撤往香港。驻守三河坝的起义军部队在朱德的率领下成功脱离了战场,转移到了广东和江西交界处作了整肃和整编。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翻越重重大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大疫”行大义,赤子誓报国
在该影片中,我记得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毛泽东主席说的一句话:“一支枪都不能交出去”。就如疫情下的我们,秉着一个人都不错过的信念,把每个人生命安全落实到位。让我突然想起了我的男朋友,作为人民解放军,在2020年那场疫情中,他在面对所有未知情况下,毅然的勇往直前。面对疫情的时候,他一无所顾直奔一线,在那一场艰巨而又必胜的战斗中,他们本着一个人都不落下的原则,救助着每一个人。我不知道我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在十个月未见面的情况下,面对着疫情的不断蔓延,我的私心让我不同意他去,他的大义让他不顾一切,冲向第一线。每日几分钟的视频,让我对武汉疫情更关心,时刻关注着疫情发展状况,心情跟着疫情发展大起大落,最终,他们战胜了疫情,凯旋而归。
“核”中见和平
我从小喜欢部队,因为我爷爷,我喜欢部队的一切。作为一个参核老兵,他的身上一直有着军人的坚毅。作为一名在新疆参加核试验的老兵,他从不惧风雪,顶着沙石,在荒芜人烟的戈壁滩上,在漫天黄沙的罗布泊里,他时时刻刻坚信着,有了核弹,我们就有了保卫中国人的底气。直至现在,他因为核辐射患精神类病十多年,我曾经问过他:如果再选一次他会不会后悔?他说如果再来一次,他只会留下更长时间。他经常说自己是全国第一个防化学兵团出来的,要有个军人的样儿。
现在,祖国繁荣昌盛,一切如先辈们所想,所愿。在保护人民利益下,在疫情当头下,在日日夜夜增强国防实力下,这和平盛世,如他们所愿。多想说:我最亲爱的人啊,多想对你讲,如今这繁华盛世如您所想!回首过去,我们的祖国尽管过去伤痕累累,但仍有您们为了中华振兴,为了祖国强大,鞠躬尽瘁,舍身取义,用自己的青春乃至一生去报效祖国。而现今的我辈呢,当秉持精神,自强不息!
第六篇:建军大业观后感1500字大学生心得
历史是一条长河,生无止息。人们从来无力倒回,只能观望。
中华历史残卷风云数千年。兴衰交替,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可是这种近乎绝对的真理背后,注定是无数人的激情、奋斗和牺牲。
百废待兴的中国,民族与阶级矛盾交织着侵蚀东亚的海岸,千堆雪都被沾染得污浊。
海纳百川的中国,大浪淘沙,危机四伏中,一群踌躇满志的青年人于潮汐而生。
荧幕上,自袁世凯复辟,到宋案,军阀混战,再到乱世里无数历史课本中熟悉的人物依次登场,即使知道这段硝烟历史,心底仍不禁感叹,为袁世凯之不醒,为陈独秀之疾呼,为毛泽东之砥砺前行。
相比于将军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力作战的画面,我更印象深刻的是蔡锷将军与舞女在车站分离的片段。
车站口,风雨欲来,悲痛欲绝的小凤仙抱住即将与孙文先生会面的蔡锷将军,将军咳嗽不止,既是身体不适,也是泪填胸襟。
“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
硝烟弥漫,满目疮痍,将军披风背后,是牵挂之人笑泪纵横的不舍。再看不久之后的新中国,无数科研人员与边疆军人背后,亦是家人心痛的挥手告别。他们把自己一生里最义无反顾的成全给了国家。我看见中国人血脉里熠熠生辉的奉献精神。
可是战争没有结束,外国侵略步步紧逼,不平等条约肆意妄为,砸在中国人的脊梁上。当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播至大街小巷,国人的愤怒再次被激起。
民族危难的呼哨自枝头迭起,学生罢课,工人罢工,铺天盖地的白色旗帜,“还我青岛”,字字泣血。学生攥住士兵的衣袖,痛心疾首,诉尽国脉微如缕的衷肠;共产党人更是时不我待,加紧联络,寻觅有为之士。李大钊,周恩来,邓小平,或留学,或撰书,或奔波四海。
我敬佩陈独秀于树荫葱茏下大义凛然壮怀激烈的演讲,敬佩他于危急形势中不肯退让的无畏气概,可是我只能做那些在影影绰绰中,因其出狱而欢呼庆幸的民众。我无法想象,如果我置身那样一个时代,是会像他们一样勇敢站上浪潮,还是会被历史的大风大浪吞噬。
所以我敬佩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家国精神。
我敬佩他们拯救国人的性命和心智,敬佩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觉悟,敬佩他们在混乱不堪的年代能高喊时代之强音,敬佩他们出身卑微也挥发干净的热量。没有他们,何来中国之涅槃;没有他们,就没有如今令世界敬佩的中国精神。
“我的祖国,再不忧伤;我的祖国,到处是安详。”
“留一片云,当做是我的纪念;我从此去了,就不回来。”
“你如果想我,就看看天。”
电影结束,我不再听得见他们震撼天地的枪声与嘶吼,可睁眼闭眼都是那片蔚蓝无际的海,耳畔依稀是它所承载过的那一代共产党人骨子里的磅礴涛声。
与其温存过往荣辱,不如应对往后张弛。
我看如今强盛中国,看浩瀚山河,无风海面,雪光烂漫。
第七篇:建军大业观后感1500字大学生心得
一百年风雨飘摇,是信念燃起了共产党人黎明时的火苗;一百年改天换地,是坚守赢来了新中国成立的曙光;一百年波澜壮阔,是传承铸就了百年铮铮的铁血军魂。目光随着镜头移动回到1927年那个动荡的年代:军阀纷争,硝烟四起;列强林立,窥伺神州。百姓生活于战火纷飞中,黎明前的黑暗,黑的让人看不到一丁点希望,中华的明天,究竟在哪?伟人之所以能被历史所铭记,是因为他们能在绝境中发现光明。早期的革命先烈,也正是在最艰难的岁月,打响起义的第一声枪响,拉开了武装斗争,建军伟业的序幕。
电影开篇便展现了北伐胜利后,国民党清共行动的血腥屠戮。面对敌对势力的残酷镇压,毛泽东等党内领导人顶住压力,及时发现并纠正党内错误,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下定决心打造一支真正属于党,属于人民的军队。
影片看完,慨叹之余,更多的是对开辟者的缅怀与感伤,其中最感动的片段莫过三河坝的坚守。为了保存主力部队,让更多革命火种幸存,朱德元帅率领不到3000人,抵抗钱大钧十倍于己的部队。三天时光,现在人感觉是一晃而过的短暂。但在那个战争年代,三天的坚守,是无数革命前辈前仆后继,用血肉之躯垒砌的钢铁长城。在三河坝战斗的最后时刻,二百名战士视死如归,将生的希望留给了更多人。这批带着革命火种的幸存者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新中国美好明天的壮丽蓝图。是什么让这群年轻人愿意用生命去守护?是什么让这群年轻人做决定时义无反顾?面对生死抉择,是共同的信仰,将这群原本陌生的人聚拢;是对美好明天的渴望,让这群先驱者于危难中挺身而出。
筚路蓝缕,是短短133分钟银幕中先驱者众志成城前行的缩影;大爱无疆,是漫长百年建军史历久弥新绽放的荣光。他们并非生来就是战士,是向前探索的信仰,让书生、让工农、让广大无产阶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回顾2020的抗疫征程,依旧是信仰的力量,使得全国上下一盘棋,来自天南海北的一片片医护人员、武警官兵、消防战士、志愿者为了同一个信仰,拯救更多生命,将大爱传递至武汉;洪水泛滥,那一道道身着橙色救生衣,扛起沙包屹立潮头的伟岸身影,依旧是那么熟悉,共同担起抗洪救灾的生命防线;喀喇昆仑山脚,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戍边战士怀揣信仰,牢记使命,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国境,保护人民的钢铁长城......
一代代共产主义的践行者,在面对挫折时想起自己的信仰,这使他们面对挑战时愈挫愈勇,也是建军以来,全党上下奋进精神传递的真实写照。或许正如影片中描述的那般,随着南昌城畔的枪声响起,这支强国振兴的铁军,这种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信仰与精神,注定使继承者摆脱迷茫,于困顿中觅新机,于前行中开新局。
目光再次回到银幕,战乱年代被残酷夺去生命的惨状历历在目,令人痛心,但也使我更加学会珍视生活的美好。都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百年前,革命前辈播下的复兴种子,逐渐成为屹立世界东方的参天树,带给我们后辈美好的生活。但美好是要靠双手去缔造的,只会贪图享乐,而不珍惜当下的享有者,更无法将这份荣光延续。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的交汇点,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一辈,百年前建军的信仰依旧怀揣在心中。心怀对过往峥嵘岁月的敬意,才能带着美好未来的希望,开创一个又一个更好的明天。
第八篇:建军大业观后感1500字大学生心得
这是一部掺杂着血和泪的影片,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军阀纷争,神州大地上狼烟四起,血流成河。有一帮人站了出来,他们梦想建造一个共产主义的国家并不断奋斗,他们就是共产党。
电影一开场就是工人学生游行的画面,看着这些手无缚鸡之力,手无寸铁的工人和学生们手挽着手毅然向枪口上撞去的时候,那么一瞬间,我觉得他们好傻,但更多的是心痛,是惋惜,是敬佩!他们勇敢,坚强,无畏牺牲,他们为革命事业奉献出了自己鲜活的生命。可结局并不如他们所想的那么如意,倒在反动派的枪口下,更惨烈的杀戮,更多的革命党人的牺牲……革命方针出问题了。以陈独秀为领导的革命先烈们借鉴欧洲革命的经历,在城市发起暴动,以唤醒群众的革命意识。但忽略了一件事,没有枪,没有军队,仅凭着血肉之躯、宣传口号和宣传单。这,无法在最大程度上推动革命事业的发展,更多的是白白牺牲。
最令我感动的一幕是三千人死守三河坝,顽强抵抗着有三万士兵的钱大钧,为主力部队争取一分一秒的时间。经过两天的鏖战,共产党军队损失惨重。在最后一天,为了更多人的安全撤离,二百人留下死守阵地,最终,他们用生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在生死存亡之前,那些舍生忘死的战士们,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舍小家为大家,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看完《建军大业》,我的心情非常复杂。我既庆幸自己出生在和平年代,也为那些逝去的英灵默默哀悼。血染红的旗在我的心中飘荡,战争,好像就发生在昨天,离我很近;又好像发生在几万年前,离我很遥远。心中有说不完的感慨。如果战争之苦加于我身,我又会如何去面对,会像前人那样英勇神武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身处那时,也一定会为了自己的国家,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献上一份力量,这份力量,也许不是去拼刀子,但我也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为它做出贡献,不论是那时,还是现在。
即便是在这和平的当下,我也要以自己的方式,去爱自己的国家,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我在做的,是珍惜这幸福;我要去做的,是保护这幸福;我心中坚定的理想,是让更多人体会到这幸福。我不是政治家,我只是一个学生,对于这样的幸福,我想让更多人感受到。我们和前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没有我们所拥有的幸福,我们没有他们那么多朝不虑夕的经历,但我们能了解到他们的经历,而他们却不能体会我们的幸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七十二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百年华诞。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一切,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发扬党的精神,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以国家利益为重,无畏艰难困苦,让我们向战士们致敬!向英雄们致敬!无论是战争年代的抛头颅洒热血,还是和平年代为保家卫国奋战在一线的英雄们,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都应当向他们学习,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新时代的有为青年,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